2010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古今中外工商业政策专题
来源:优易学  2010-2-3 9:57:20   【优易学: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学历书店

 

  2.新课标版:

  (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的商人们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他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以及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各地销售,赚取丰厚利润。从此,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同时,新航路的开辟也导致欧洲社会出现重大变革。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日益增多,商业经营方式也发生变化,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商业的地位日益重要。贸易中心也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到大西洋沿岸。历史上称这些变化为“商业革命”。由于黄金、白银大量流人欧洲,造成物价上涨,依靠固定地租为生的封建地主地位下降,从事商品生产的资产阶级实力上升,这被称为“价格革命”。所有这些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荷兰濒临大西洋,手工业发达,但自然资源稀缺,本地市场狭小。许多荷兰人外出从事商业活动,来往于世界各地,赚取了许多钱财。17世纪时,荷兰已经成为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当时,荷兰拥有的船只超过1.5万艘,商船数超过欧洲其他国家的总和,荷兰人因此有“海上马车夫”之称。当时,在荷兰政府支持下,一些资金雄厚的大商人成立了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积极参与殖民争夺,很快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

  17世纪初,英国成立了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贸易公司,积极进行殖民扩张,在印度和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殖民据点。不久,英国爆发了革命,资产阶级开始掌握政权,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一方面,以手工业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日益繁荣,为殖民活动奠定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海军力量,为殖民争夺提供武力保障。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凡是出入英国或英国殖民地的货物都必须由英国船载运。英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逐步建立起自诩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

  随着机器的日益增多,传统的手工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资本家开始建造厂房,安置机器,雇用工人集中生产,这样,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出现了。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工厂逐渐集中,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进入城市做工,城市在国家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品不再满足于国内市场,需要销往更广阔的世界市场;而工厂所需要的原料也要来自世界各地。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使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了工业生产结构的巨大变化,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重化工业生产规模都很大,很多工厂有成千上万的工人,资本需求日益庞大,生产的社会化趋势日趋加强。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追求更多的利润,资产阶级着手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调整生产组织形式。首先在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一些大企业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资产阶级一贯倡导的自由竞争原则,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了垄断组织。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广大地区基本上都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资本主义国家在输出商品、掠夺原材料的同时,直接向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输出资本;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了艰难的发展历程,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2)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945年,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是稳定国际货币体系,在货币问题上促进国际合作,对在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短期货款。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又称世界银行,成立初期的宗旨是致力于战后欧洲经济复兴,后来则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长期货款和技术援助。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了,这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

  1947年,美国、中国等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署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关贸总协定的宗旨是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它客观上创造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这三大经济支柱,调整了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三大经济支柱的出现,是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的反映。

  1951年,法、意、荷、比、卢和联邦德国六国,在巴黎签订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7年,六国又在罗马签订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罗马条约》。1967年,三个共同体的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欧共体的成立,大大增强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实力。1992年,欧共体成员国正式签署了《欧洲联盟条约》,目标是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1993年,欧洲联盟的成立,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1999年,欧盟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1992年,美国与加拿大、墨西哥签订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根据协议,北美自由贸易区将用15年时间,逐步取消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实现商品、劳务、资本等的自由流通。1989年,澳大利亚等12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首届部长级会议,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1991年,亚太经合组织汉城会议,通过《汉城宣言》,正式确定该组织的宗旨和目标是: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内贸易壁垒。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起来。世界贸易组织致力于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它通过多边贸易,促使各成员国之间逐渐取消贸易壁垒,使各国通过贸易获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繁荣。世界贸易组织努力减少其成员间的不平等,对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的利益给予足够的重视。

  (3)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面对严重危机,美国总统胡佛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直接干预。但胡佛还是被迫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实行由联邦政府和私人企业合作、扶持私人企业以摆脱危机的政策。结果,危机非但没有克服,反而不断恶化。

  罗斯福上台,大力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在整顿财政金融体系方面,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管制证券业。在工业方面,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并通过国家干预,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盛行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到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物价则持续猛涨,通货膨胀严重。各国立即进行调整,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美英等国逐渐发展出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

  二战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美国等主要经济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二战后,美国努力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使一大批新兴产业,如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半导体、宇航以及激光等工业应运而生,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1O年的持续增长。当时,美国的一家杂志称这一现象为“新经济的胜利”,“新经济”这一概念由此问世。美国的“新经济”,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4)苏俄和苏联的工商业政策

  十月革命胜利后,面对敌人的强大攻势,苏维埃政权为了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在经济领域采取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和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等政策。这些措施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色,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政府解除了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一些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改变由国家垄断贸易的做法,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这一系列政策被称为“新经济政策”。

  为了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苏联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在经济体制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建立相对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外的经济体系。斯大林执政时期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被称为“斯大林模式”。它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他在工业方面,废弃部门管理体制,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给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对赫鲁晓夫的政策做了一些调整,如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在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加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勃列日涅夫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为了维持超级大国的地位,与美国争霸,他注重发展苏联的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

  1985年,戈尔巴乔夫执政并进行经济改革。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实际上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政府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通过了一系列法规,调整苏联的所有制结构,个体劳动者和合作社得到迅速发展;企业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租赁和承包,并出现了与国外合资的企业。在经济改革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成果的情况下,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

  (5)世界历史上的重要改革所涉及的工商业政策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工业方面,大力发展官办工厂,初步建立民族工业。

  日本明治维新:殖产兴业的重点是由国家兴办军事工业和重工业,还致力于发展交通运输业和通讯业。派遣使节团出访欧美,学习西方经验,推进殖产兴业。突出国营企业的示范作用,通过创办国营模范工厂,大力发展民用工业,并通过廉价出售的方式扶植私人企业,推动民用企业的兴起。重视科技和人才,聘请专家,派遣留学生,设立了东京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

  二.规律小结

  1.中国古代史上,手工业由官营为主逐渐向官营、私营并重转变,出现了许多手工业精品和手工业工艺著作。

  2.在整个封建社会,由于重农抑商政策的长期实行,工商业处于农业的附属地位,尽管一度繁荣,但整个社会未进入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时代,还是以自然经济为主。

  3.中国近现代史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发展及不同时期的相关政策,是一条经济主线。它的发展状况受时代的影响十分明显。一定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为相关的政治运动奠定了经济基础。

  4.世界近现代史上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具有一些相似的措施,如:统一的国内市场、科学技术的进步、开拓国际市场(资金、原料、商品、投资等)、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合作共赢局面的形成等。

  三.热点冷点

  1.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工商业政策与发展状况,是近年来高考的热点。

  2.一定时期的工商业政策与状况与具体的时代背景之间的联系,是近年来高考的冷点。

  3.不仅要归纳、识记不同时期工商业政策,还要深入分析它们与具体的时代背景、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之间的联系。

  4.要注意把历史上的工商业政策调整与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及各国的应对措施相联系,总结历史教训,服务现实社会。

  

201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古今中外工商业政策专题

  四.高考题例

  01.(2007海南历史1)在殷墟贵族墓葬中发现了许多随葬的贝壳,甲骨文中也有如图1所示的带“贝”的文字。这说明

  A.贝用于占卜 B. 贝用于祭祀 C. 贝是装饰品 D.贝是货币

  02.(2007海南历史2)西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制度,这表明当时的手工业和商业

  A.由官府控制 B.不受官府的干预

  C. 存在官营和私营的区别 D.以私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

  03.(2007海南历史4)唐朝政府规定,凡不是州治、县治的地方,禁止设置商品交易市场。这表明

  A.乡村地区没有设置市场的必要 B.城市是商品交换的唯一场所

  C. 政府力图控制民间商业活动 D.州治、县冶具备设立市场的条件

  04.(2007海南历史4)明代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这种农商并重的言论

  A.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表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

  C.表明政府十分重视商业 D.代表了士大夫对商业的态度

  05.(2006江苏历史8)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其原因之一是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中华实业团等各种发展实业的团体纷纷涌现

  C.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06.(2007北京文综17)民国初期实业蓬勃发展。这一时期

  ①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②工业体系比较完整

  ③纺织和面粉业增长最快 ④张謇成为民族工商业的楷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07.(2006江苏历史14)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合理调整工商业是为了

  A.将全国主要财政经济由中央集中统一管理

  B.实现企业公私合营的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C.在国营经济领导下恢复和发展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工商业

  D.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08.(2008广东文科基础19)下列有关汉代长安“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与居民区隔开 ②有专门官员管理 ③又叫“草市” ④开市、闭市有严格时间规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09.(2008天津文综17)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观念意识是

  A.实业救国 B.工商皆本 C.重利轻义 D.重商轻农

  10.(2008海南历史11)在世界近代历史上,曾出现如下国际分工:美洲和东欧提供自然资源,非洲提供奴隶劳动力,亚洲制造日常消费器和奢侈品,西欧则主要从事运输业、金融业和制造业。促成这一分工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荷兰和英国的殖民掠夺

  C.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第二次工业革命

  11.(2008天津文综19)下表为1800~1950年日本东京人口变化状况(单位:千人)

  年份1800年1880年1900年1950年

  人口800105016005425

  表中人口变化的趋势表明日本

  A.已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B.工业化进程加快

  C.消除了封建生产关系 D.成为世界商业中心

  12.(2009年全国Ⅱ卷文综13)隋唐时期商业经济较之前代有很大的发展,但仍有许多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其中有

  A.废除五铢钱 B.市坊分区 C.实行两税法 D.草市兴起

  13.(2009年辽宁宁夏文综27)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

  A.生活习俗改变 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

  C.官府鼓励经商 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

  14.(2009年浙江文综31)宋代时我国手工业与商业蓬勃发展的时期,历史学家研究,宋代民间崇拜的神灵被认为除了具备驱灾治病、报境安民等传统农业社会型的神力外,还开始拥有诸如预告物价、保护商贾等神力。下列观点与这一历史现象所蕴含的哲学原理相同的是

  ①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 ②自然神就是自然本身,人神就是人本身

  ③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④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2009广东文科基础21)南宋时国家的商业税收超过了农业税收,原因是

  A.农业生产萎缩,农业水平低下 B.商人兼并土地,积极从事农业生产

  C.政府放松了对商人经营行为的限制 D.宋代实行海禁政策,国内商业发展迅速

  16.(2009年山东文综10)16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开始出现“地多烟草、木棉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的情况。这说州当时该地

  ①农业经济衰退 ②农业结构发生变化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农产品加工业兴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7.(2009海南历史7)明代中期以后,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取代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官营手工业。这主要的因为

  A.官营作坊产品有限 B.私营作坊工人增加 C.资本主义的萌芽 D.商业经济的发展

  18.(2009年广东历史7)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福建省具有代表性。1875—1895、1896—1911、1912—1913、1914—1918四个阶段福建民族工矿企业年均注册数,与选项有对应关系。其中1896—1911年应是

  A.4.6个 B.3个 C.2.6个 D.0.55个

  19.(2009海南历史19)表2 1937、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状况表

  年份占工厂总数比例占工业资本总额比例占工人总数比例

  1937年16%4.4%7.3%

  1942年58%78%49%

  表2所示各种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抗日战争的影响 B.抗日根据地扩大

  C.国际援助的增多 D.民营工业的发展

  20.(2009年全国Ⅱ卷文综15)

  表1 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

  类别

  年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集体工业城乡个体工业其他经济类型工业

  1978年77.622.4

  1997年25.538.117.918.5

  表1反映了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结构不断调整 B.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C.市场经济逐步形成 D.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21.(2009年福建文综19)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2.(2009年山东文综15)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领导人曾在一次演讲时强调:“已经是布尔什维克自己成为专家的时候了……技术决定一切”这主要是着眼于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发展农业集体经济 D.进行工业化建设

  23.(2009年江苏历史17)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

  A.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B.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

  C.合理地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 D.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4.(2009年全国Ⅱ卷文综2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社会主义影响力增强,一些亚洲国家独立后在经济上实行“社会主义”,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工业体系。其中有

  A.马来西亚 B.印度 C.新加坡 D.泰国

  25.(2009年上海历史27)在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订购价不到十美元一双的耐克鞋,在美国等国家的市场上竟然平均要卖到四五十美元。这一现象表明

  A.国际分工体系的不平等 B.亚太经合组织发挥了作用

  C.世贸组织受到美国控制 D.亚洲商人的市场信息滞后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小草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计算机文章页资讯推荐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