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突破]世界近代史研究-1
来源:优易学  2010-1-5 14:15:25   【优易学: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学历书店
 一、世界近代史的核心结构

  世界近代史涉及的国家和地区、事件与人物、问题与矛盾,以及反映社会变革的理论等等,构成了世界近代历史发展的丰富多彩。然而,怎样才能抓住这纷繁复杂的历史进程之间的逻辑机理呢?把握其核心结构,把握世界近代历史进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对于“教’与“学”都是非常重要的。 我体会,世界近代史的核心结构可以这样表述:世界近代史的核心就是资本主义的发展,支撑这一核心的有两个基本点,那就是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和资本主义的工业化。

  首先可以明确的是,世界近代史实际上是一部资本主义的发展史。这一点在我国多年来的世界近代史著作中都是讲得清清楚楚的。由周一良、吴于廑主编,六七十年代通行于全国的《世界通史?近代部分》,称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走向衰落的历史”。80年代以后,我国学者对于世界近代史与资本主义的关系的看法有所变化。比如1984年出版的王荣堂、姜德昌主编的《世界近代史》称:“世界近代史是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发展和日益走向没落的历史。”1984年刘祚昌、光仁洪、韩承文主编的《世界史-近代史》称世界近代史“主要是一部资本主义的历史”。90年代初,刘宗绪主编的《世界近代史》则提出“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确立、发展和基本定型时期的历史”。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近代史编》称:“世界近代史就是一部资本主义在西方上升、发展、向全世界扩张并由之在全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和反响的历史。”最新的世界近代史教材要数潘润涵、林承节所著《世界近代史》了,该书明确强调“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时代的历史”。尽管以上看法对资本主义命运的估计和认识随着时代的发展有所变化,但对于世界近代史的资本主义属性却都是肯定的。也就是说,从时代属性上说,世界近代史姓“资”,世界近代史反映的是资本主义时代的历史,或者是因为,或者是为了,或者是结果与现实,世界近代史的核心就是资本主义的发展。换句话说,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世界近代史的“一个中心”。
 资本主义因素萌芽于封建社会的母体。为了自身的成长与发展,新生的资本主义需要扩大资金积累,需要原料和市场,正是这种需要带来了更直接的需要,那就是要突破个体、区域、国家和民族的界限,“地理大发现”从根本上讲正是由于资本主义的这种发展需要才发生的;“地理大发现”也确实为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原料、市场提供了可靠的条件,这种愿望是通过殖民征服和掠夺(近代早期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的殖民掠夺)而实现的。

  资本主义在具备一定的发展条件之后,又发现封建制度成了它发展的重大桎梏,于是要革命,要推翻封建制度,要建立适应资本主义发展需要的政治制度,而要实现这种社会大变革,首先又必须从解放思想开始,于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也因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而有了历史的逻辑性。

  资本主义自身的发展,产生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强烈渴望;资本主义自身的发展创造了资产阶级革命需要的革命形势;思想解放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这一切,促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英国革命、法国革命、美国的独立战争等等,莫不如此。资产阶级革命要革的是封建制度的命,封建统治阶级自然要极力维护自己的统治,国内的封建统治者要复辟,国际的封建统治者要极力支持经受资产阶级革命冲击的那些封建统治者的复辟,以期避免革命在他们自己的国家的传播,反法同盟、维也纳体制、神圣同盟就是在这样的理念支配下运作的。

 资产阶级革命的一个重要成果就在于建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准备了宽松的环境,进而为工业革命、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工业革命极大地解放了资本主义生产力,使资本主义得以飞速发展,为新的技术革命(第二次)奠定了基础。新的技术革命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在19世纪中叶又一次腾飞,由资本主义开始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此时的资本主义有了更强的生产能力,有了更大的生产规模,因而也就需要更多的原料、更大的市场。于是,19世纪后半期,资本主义大国又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整个世界被瓜分完毕,世界的整体性更多的正是因由于这种资本主义向全世界的扩张。

  在这个过程中,资本主义为了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原料和市场,对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进行了残酷的掠夺和奴役。这种掠夺和奴役势必招致被掠夺和奴役的国家和民族的反抗,殖民地附属国与殖民主义宗主国之间的矛盾所衍生的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成为了这段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世界被瓜分完毕,本着传统的取得领土的“先占”规则,各资本主义大国所占殖民地的多少极不均衡,而所占殖民地的多少又恰恰是制约本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必须抢占到更多的殖民地。而世界已无“无主地”,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没有可能按传统的“先占”方式取得殖民地,于是要求按新的实力对比对已有的殖民地进行重新瓜分,于是就有了殖民争霸。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因此而爆发的。19世纪后半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历史中一组重要的画面就是各殖民大国为争夺、为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勾心斗角、剑拔弩张甚至战火连绵,诸如克里米亚战争、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美西战争、布尔战争、日俄战争,等等。

  伴随着资本主义、资本家、资产者、资产阶级的产生,无产者、无产阶级也产生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也不断地受到资本主义自身的根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的困扰。从托马斯.莫尔、康帕内拉、让.梅叶、马布利、摩莱里到圣西门、傅立叶、欧文,再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从托马斯.闵采尔、温斯坦莱、巴贝夫到三大工人运动、巴黎六月起义、第一国际、巴黎公社、第二国际等等,无产者、无产阶级反对资产者、资产阶级的斗争也就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成为整个世界近代历史画卷中的一条亮丽的风景线,一幅轰轰烈烈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壮丽景观。

  这一切的一切,世界近代史的全部内容可以说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伴生物,或者是资本主义自身的发展,或者是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或者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无不可以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这几个字眼上找到其逻辑根基。

  围绕“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个核心,把握世界近代史,需要抓住两个基本的支撑点,其一是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其二是资本主义工业化。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条件,资本主义工业化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典型的表现,最具代表性的潮流。世界近代史的内容实际上就是由这两个相互关联的基本的支撑点以及它们的辐射和影响构成的。

责任编辑:小草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计算机文章页资讯推荐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