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在沪招生外地高校“冷热度”
1、录取分数较高的外地院校近几年,学校的录取最低分和上线一志愿录取比例连年居高不下的有:
第一批:中国人大(文、理)、北京邮电(理)、中国政法(文)、中央财大(理)、对外经贸(文、理)、北京航大(理)、中国传媒(文)、北京外大(文)、南开大学(理)、南京大学(文、理)、浙江大学(理)等。
第二批:北京工商(文、理)、西安外语(文、理)、东北财大(文、理)、南京财大(理)、南京邮电(理)、南京审计(理)、浙江工大(理)、宁波大学(理)等。
2、加分投档的三类外地高校录取状况所谓加分投档,是指填报外地高校的考生可享受加20分且按1:1.05比例参与投档。接受加分投档的外地高校通常是线上生源不足的学校,录取与否由招生高校决定。
(1)第一类外地高校:报考人数不多,但学校不肯让分。
(2)第二类外地高校:2006、2007年报考人数不多,学校接受上海加分投档。
这类学校上线一志愿录取比例小于1:1,录取分小于批线大于线下20分,是中等和中下成绩的考分所选对象。这类学校第一批21所,第二批98所,第三批47所。
(3)第三类外地高校:近二年生源较好,也接受上海加分投档。
这类学校有两个共同特点,一是平均录取分略高于上述第二类高校,另一个是大多数学校近两年已经没有补填名额。这类高校第一批24所、第二批36所、第三批16所,适合中上或中等成绩考生选择。
3、虽不热门但录取分不低的外地院校2007年每批中有几所高校并不热门,但录取分也不低。这种现象是偶然的,说明极个别分数较高的考生填报了这些学校,所以录取分较高。比如第一批理科兰州大学和陕西师范录取分都高于批线9分,实际上填报这些高校并被录取的分别只有1个人。因此,在了解高校录取分和上线一志愿录取比例的同时,还应关注该校的计划数和补填计划人数,这样才能比较全面地了解一所高校的招生概况。
责任编辑: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