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高考填报仅月余之际,高招"老法师"指点迷津"平行志愿"填报前,你应了解什么
晨报记者林颖颖 实习生杨通梅
离高考填报志愿只有一个多月时间了。有了“平行志愿”,高分学生是否就一定保险?学生还应了解哪些信息?这些是目前家长和高三学生普遍比较关心的问题。为此,记者采访了原普陀区高招办主任刘章杰。
了解第一事:正确定位
“不管平行志愿也好,还是学校专业也好,我认为,学生填报志愿首先要了解的就是自己,就是要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在填报志愿时才不至于导致误差过大。”刘章杰表示。如何正确评估自己,他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预估成绩分数是决定志愿的关键性因素,学生一定要根据自己几次模拟考试的成绩进行正确估计。刘章杰说,“学生也一定要了解每次试题的难度,找出成绩的平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不能过‘冲’,但是也尽量地利用好,不要‘浪费’分数。”
2、预估排名其实自己在班上、学校乃至区里的排名是非常硬性的指标。一般说来,学生的排名是相对稳定的,可能会有少数的波动,而且高考中总体说来不会有太多人“超常”发挥的。
3、结合学校给自己正确定位还需要把自己与往年高校的招生情况结合起来。“一方面,学生要看高校录取的最高分和最低分,一般说来最低分都是学校不太好的专业录取分数线,学生的成绩应该至少在往年录取的平均线上。刘章杰表示,另外学生也要参考自己所在高中往年的升学情况,“比如每年有几个能上自己所想填报的这所学校,再看自己的成绩是否在所属范围内。”
了解第二事: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的出台,理论上可以保护高分学生,但是如果把握不当,高分学生还是很有危险的,甚至比以前更危险。”刘章杰表示,尽管平行志愿能保护部分高分学生,但是建议家长还是慎重“下手”。
刘章杰建议学生和家长:“总的来说,学生在填报平行志愿的时候,所填的几所学校之间可能层次相当,但是为了保险起见,最好为学校和专业之间留出一定的‘坡度’。”
了解第三事:学校和专业
1、理清自己的想法“究竟学校重要还是专业重要,不同的学生都有不同的看法,有学生就是想进入名牌大学,专业‘次’一点无所谓,其实现在也不像以前一样被‘钉死’在一个专业上,学生还可以通过努力转专业,并且很多专业在大一或大二时都是通识教育,到后来也会细分。也有很多学生就是为了选择很好的专业,不在乎学校名气。”刘章杰说,“这两种想法都应得到尊重,学生不必硬要找出专业重要还是学校重要,根据自己想要的做出决定就行。”
3、广泛了解,慎重决定刘章杰表示,学生在了解专业时不能只听专业名称,还要详细了解专业设置的课程、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等,看是否适合自己。“其实上海学生很方便,甚至可以直接跑进大学去,问那些专业的师兄师姐,他们可能会给出比学校更多的信息。同时,上海学生也应该放开眼光,外地有很多好大学,不必浪费这些好大学的名额而在上海本地大学中‘挤’。”此外,在选择时,学生要成为填报志愿主体,不能让家长“一手操纵”。
责任编辑: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