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高考作文中胡乱模仿、胡拼乱凑、胡言乱语、不知所云的比比皆是。学生胡乱模仿一些高考佳作,不会根据自己的生活与思考写出真情实感。因为不是从自己心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而是把别人文章中的一些残存乱七八糟地堆砌起来。这样的文章怎能打动人心呢?
作文增加分值是大势所趋
2008年高考方案确定了语文160分的分值,而且选择历史的偏文考生则是200分。总分值增加了,昨天与会的专家和高中一线教师们普遍认为,作文分值肯定会增加,这是大势所趋,但具体增加到70分还是80分,目前很难说。
据介绍,建国初,语文高考就是考一篇作文;后来比重逐渐降低。最近10余年来,包括我省自主命题至今,全国高考作文占卷面的总分数一直在40%以上。由于作文对考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的考察功能最强,所以多年来增加作文分值的呼声一直不断。尤其是高校从事语文教学的专家更是执著于此。昨天有关专家也透露,教育部考试中心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因此,专家们昨天向记者表示,这次语文总分增加,确实是提高作文分值的好时机。
高朝俊教授认为,前几年加大作文分值的技术条件不具备,因为手工阅作文会带来较大的误差,现在实施了电脑阅卷,并且增加了很多把关措施后,阅卷就可以尽最大可能减少误差了。
2007年全国将有广东、山东、海南、宁夏4省区进入新课程标准实施之后的首次高考。为了让社会对2007年高考有所准备,最近教育部考试中心出台了《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尽管包括江苏在内的自主命题的省市还会出台本省市的《考试说明》,但教育部的《大纲》是各省市出台《考试说明》必须参照的主要依据。江苏省栟茶高中语文特级教师于树华昨天指出,江苏明年高考命题不会完全按新课标来,但认真研究这份07年的《考试大纲》,对于教师准确把握07年、08年高考语文的命题走向和复习重点,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关键词一:写作文体
07年大纲将写作文体概括为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三类文章,不再提过去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论述”包括“议论”和“叙述”两种表达方式。提“论述类”而不再提“记叙文”、“议论文”,意味着对高中生而言,所写的文章不宜仍是简单的“记叙”某件事、某个人,而应有一定的“论”的成分,也就是“夹叙夹议”类的文章。“实用类”文章指新闻、通讯、访谈、调查报告、传记、社科论文等。“实用类”文章虽然不一定作为高考文体,但高中生要会写,因为在实际工作中实用文体的用处很大。“文学类”文章主要指散文、杂文、微型小说、小戏剧、报告文学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新大纲在写作发展等级要求里对“深刻”的要求增加了“观点具有启发作用”,这显示对文章本身功能的重视。文章并非是自己写给自己和老师看的,文章具有很重要的社会功能。文章的观点要能对他人具有启发作用,能激浊扬清,促使社会进步。在“丰富”的要求里增加了“论据充实”,显示了对高中生写议论文的明确要求。近几年由于作文“文体不限”,许多考生大写散文或记叙文,议论文有所弱化,看来要引起注意。
责任编辑: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