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优易学 >> 公务员 >>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 >> 历年真题 >> 正文
2004年10月全国社会工作与管理专科社会工作实务试卷
来源:优易学  2005-8-28 22:37:38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公考书店
sp;
C.社会工作人员                    D.上级领导 
24.(   )主要是向有关管理人员提供如何改进服务的咨询,此时咨询的重点是机构的政策与服务,而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个案。 
A.计划咨询                        B.协调 
C.使用结构                        D.处理分歧 
25.致力于为整个社会带来改善与变化的社会工作实务为(   )。 
A.微观社会工作                    B.中观社会工作 
C.宏观社会工作                    D.微观与中观社会工作 
26.不属于宏观社会工作目标的是(   )。 
A.改善和改变分配资源的政策和程序     
B.制订并实施新的政策和程序 
C.改变相关的系统,以帮助实现其权利 
D.帮助某个吸毒者戒毒 
27.(   )关心的是重大的社会问题,并致力于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立法机关和政府以法律、政策的形式来解决社会问题。 
A.社会改革                        B.社会行动 
C.群体呼吁                        D.个案呼吁 
28.(   )的重点是专家、顾问和社区领导一起共同解决特定的问题,生活于社区中的居民几乎不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 
A.社会计划                        B.社会行动 
C.地方发展                        D.社区发展 
29.(   )建立在对预期收入与开支的假设之上,人们往往以当前预算为依据,结合对每年收入与支出的预期为下一个年度编制预算。 
A.增量预算                        B.零基预算 
C.列表预算                        D.项目预算 
30.下列不属于“诊断需要”的方式是(   )。 
A.关键信息法                        B.社区讨论法 
C.百分比法                        D.联盟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社会工作者对介入策略如何正确进行选择(     )。 
A.社会工作人员应尽可能掌握多种介入方法 
B.明确各种理论与方法的优缺点,并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 
C.选择更适合于自己的介入策略 
D.应该根据社会工作人员惯用的方法来界定案主的问题 
2.关于保密原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保密可分为绝对保密和相对保密 
B.社会工作实务中,绝对保密是难以做到的 
C.“保密”原则更经常地是指“相对保密” 
D.“保密”原则更经常地是指“绝对保密” 
3.以下属于相对保守秘密的有(     )。 
A.为教学目的而具体讨论的个案        B.发现案主的犯罪行为动机 
C.正式授权,法庭作证                D.制止案主的犯罪行为 
4.属于影响交流障碍的是(     )。 
A.信息发送者                        B.信息的接受者 
C.交流时的外在环境                D.社会工作人员与案主不同的文化背景 
5.社会工作人员主要使用哪三种方法从事社区组织活动(     )。 
A.社会行动                        B.社会计划 
C.地方发展sp;                       D.社会改革 
三、判断改错题(先判断对错,然后把错误的句子改正过来。每小题3分,共15分) 
1.社会工作人员或者是个案工作者,或者是小组工作者,或者是社区工作者。 
2.向案主解释保密原则时,应该向案主解释得十分清楚。 
3.自我开放对建立和促进专业关系没有影响。 
4.在小组工作中,既要善于运用那些适用的个案工作技巧,又要能熟练运用主要适用于小组的各种技巧。 
5.工作评估,主要是评估某一位社会工作人员的工作结果与成效,主要包括评估社会工作人员的计划、工作结果、案主的满意程度、现实预期目标的程度等等。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简述生态学模式的涵义。 
2.简述社会工作者与社会公正和经济公平的关系。 
3.简述个案工作中“介入”的开始阶段必须完成的四项任务。 
4.简述处理“与案主的意见分歧”的策略。 
5.社会工作人员如何有效地进行联盟?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在个案的“介入”过程中如何正确认识并处理案主的敌意行为? 
2.试述影响决策者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策略。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无香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门课程培训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