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这样柔弱的一张网是怎样分散这么大的动能的?这张网能够捕捉到多大的飞虫而蛛丝不断?究竟是由于它的丝强还是它的结构好呢?
为了解答这些问题,英国牛津大学的物理学家唐纳德·艾德蒙兹、生物学家弗里兹·沃尔拉斯和结构工程师洛雷恩·林用计算机模型分析了蜘蛛网的结构。
“我们试着分析了这张网的设计方法。”埃德蒙兹说,“我们编制了一套程序,让汽车向整张网撞去并将它撞破,然后分析这种变形作用。”研究人员将单根丝、丝是怎样连接的以及昆虫撞击网的这些实验资料都输入了计算机。
“如果蜘蛛网抵挡不住昆虫的撞击,于是要么昆虫突破这网,要么被弹出,好像在蹦床上弹跳一样,”埃德蒙兹说,“通过模拟,我们意外地发现,空气动力学引起的衰减在捕捉昆虫上起了很大的作用。在昆虫这一动量规模上,空气阻力起了很大的作用。当整张网在空气中来回摆动时能量被分散了。”
为了证实计算机模拟的结果,他们三个又进行了实验。“我们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作炮弹轰击了真正的蜘蛛网,”沃尔拉斯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发现空气是很粘滞的,就像在水中拖拉绳一样。”
科学家们还分析了网的平衡力和张力的独一无二的几何形态,证明力被分配到整张网面之上。林说,“为了解决结构问题,建筑学家和工程师们总是在不断地寻找新方法。实际上,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老师,例如,蜘蛛网不但结构美观,而且力学分配极为合理”。
34.文章首句中的“最有创造性的工程设计”指的是什么?
A.蜘蛛 B.人类建筑 C.森林 D.蜘蛛网
35.对文中引用生物学家弗里兹·沃尔拉斯的话所证实的问题,阐释不够准确的一项是
A.证明网在捕捉昆虫时空气阻力所起的作用。
B.证实计算机模型试验的结果。
C.柔弱的网是怎样分散昆虫撞击的动能的。
D.发现网在泡沫塑料轰击下空气是很粘滞的
36.对作者引用结构工程师洛雷恩·林的话所要说明的主要问题,阐释准确的一项是
A.网的平衡压力和张力呈独一无二的几何状态
B.昆虫的撞击的力被分配到整张网面上C.蜘蛛网的力学分配极为合理
D.网捕捉昆虫,主要是由于网的结构好
37.最符合本文文意的标题:
A.蜘蛛网对建筑艺术的启示
B.蜘蛛网是怎样分散动能的
C.蜘蛛捕虫的奥秘
D.解开蜘蛛网的奥秘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38~41题。
(十)
说起中国的史书,《史记》、《汉书》,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有两个原因。一则这
两部是最早的有系统的历史著作。再早虽然还有《尚书》、《春秋》、《国语》、《左传》、《战国策》等,但《尚书》、《国语》、《战国策》,都是记言的史,不是记事的史。《春秋》和《左传》是记事的史了,可是《春秋》太短了,《左传》虽够排铺的,而跟着《春秋》编年的系统,所记的事还不免散碎。《史记》创了“纪传体”,叙事自黄帝以来到著者当世,就是汉武帝的时候,首尾三千多年。《汉书》采用了《史记》的体制,却以汉事为断,从高祖到王莽,只有二百三十年。后来的史书全用《汉书》的体制,断代成书;二十四史里,《史记》、《汉书》,以外的二十二史都如此,这称为“正史”。《史记》、《汉书》,可以说是“正史”的源头。二则,这两部书都成了文学的古典;两书都有许多相同处,虽然也有许多相异处。大概东汉、魏、晋到唐,喜欢《汉书》的多,唐以后喜欢《史记》的多,而明、清两代犹然。这是两书问题各有所胜的缘故。但历史上班、马并称,《史》、《汉》连举,它们叙事写人的技术,毕竟是不同的。
38.有关《春秋》和《左传》的不正确的说法是( )
A.二者编年的系统相同
B.一个是记言的一个是记事的
C.前者成书早于后者
D.成书时间都比《史记》早
39.明、清两代更喜欢哪一种史书( )
A.《史记》 B.《汉书》
C.《史记》和《汉书》 D.唐以后的史书
40.在《史记》之前有没有“纪传体”史书( )
A. 没有 B. 有 C. 可能没有 D.不清楚41.《汉书》与《史记》相比( )
A.体制完全相同
B.文体完全相同
C.叙事写人的体制基本相同
D.都是最早的史书
答案:
1. A 2. A 3. D 4. B 5. A 6. A 7. B 8. B
9. C 10. C 11. C 12. C 13. B 14. A 15. A 16. C
17. A 18. C 19. C 20. D 21. C 22. A 23. D 24. A
25. B 26. C 27. B 28. B 29. D &nb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责任编辑: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