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优易学 >> 公务员 >>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 >> 推理判断 >> 正文
山东2009年公务员行测考试逻辑判断强化练习试题及答案
来源:优易学  2009-2-28 13:52:13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公考书店
文章页内部300*250广告位

九、发现联结词 规则用在先

  联结词如:如果……那么,只有……才,或者……或者……,……并且……等。在逻辑学中称做联结词,是逻辑常项。

  日常生活语言交流中,虽然人人使用联结词,但语义是不规范的,甚至会出现歧义,使表达变得模糊不清。公务员考试中,所有联结词所表述的语义都是规范的,逻辑语义不容置疑。所以在阅读分析中,联结词是断定逻辑关系的重要直观依据。

  由联结词构成的语句是表达判断的复合命题。如:

  前件 后件

  如果提高生产率,那么就能实现目标。

  只有提高生产率,才能实现目标。

  或者提高生产率,或者实现目标。

  提高生产率并且实现目标

  常简约成:提高生产率就能实现目标。

  提高生产率才能实现目标。

  提高生产率或实现目标。

  提高生产率也实现目标。

  分析上面命题,容易理解它们的语义是完全不同的,所以逻辑性质也不同。因此,前后件之间的推理思路就不同。推理思路有规律,这些规律叫推理规则。

  公务员考试中,发现有联结词(包括简约)出现的试题,就必须使用推理规则,这是重要考点。

  在这里,简单介绍如下必考的规则。

  首先定义逻辑符号的语义(必须熟记):

  (1)大小写英文字母均可:A、B、p\q指代相关事物;

  (2)逗号:, 读:与。表达“并列”(与旧符号“八”相同);

  (3)右箭头:一 读:则。表示“如果……那么”;

  (4)对号:V 读:或。表达“或者……或者”;

  (5)双箭头:== 读:所以。是推出符号。(也可用“一”替代);

  (6)负号:一 读:非。表达否定。(与旧符号“一”相同)。

  (一)充分条件推理规则

  句型:如果A,那么B。

  符号:A—B(读A则B)

  规则1:断定A,必然断定B。符号:A—B,A)B(分离规则)

  规则2:断定非B,必然断定非A。符号:A—B,一B)一A(逆否规则) ’

  传递规则:A—B,B—C==A—C

  (二)必要条件推理

  句型:只有A,才B。

  符号:A—B(读A才B)

  规则:(从略)

  必要条件规则容易与充分规则记混,我们介绍一个换位定理,可以把必要条件转换为充分条件句,只要记住充分规则就可以了。

  换位定理:句型转换:只有B才A=如果A则B。

  符号:B—A=A—B

  (三)排中律规则(相容析取)

  句型:或者A,或者B。 ,

  符号:AVB(读A或B)

  规则1:否定A,必然断定B。符号:AVB,一A==B

  规则2:否定B,必然断定A。符号:AVB,一B==A

 <<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下一页  >> 

责任编辑:虫虫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公务员课程列表页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公务员文章底部580*64广告
文章页330尺寸谷歌广告位
热门课程培训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