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优易学 >> 公务员 >>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 >> 模拟试题 >> 正文
2005年浙江省录用国家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试题及答案
来源:优易学  2005-12-29 22:52:24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公考书店

第四部分  资料分析
(共15题,参考时限15分钟)

针对下列文字、图或表回答问题。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处理。
一、根据下表,完成81-85题。
三次产业增加结构变化分析表

注:“六五”时期(1981年—1985年)、“七五”时期(1986年—1990年)、“八五”时期(1991年—1995年)、“九五”时期(1996年—2000年)

81.我国2001年的GDP约为1978年的:
    A.32.5倍    B. 26.5倍    C.22.5倍    D.18.5倍

82.已知2000年我国的GDP为89404亿元,那么我国1996年—1999年四年的GDP总量约为:
    A.302761亿元    B.328974亿元    .
    C.298716亿元    D.281479亿元

83.下图的阴影部分最能体现1989年我国第一产业的产值占当年GDP比重的是:  

84.如果在制作上表时,我国的人口数量是以当年年末的人口总数为标准的,那么1978年底,我国的人口数约为:
    A.10.78亿    B.9.56亿    C.8.06亿    D.7.98亿

85、下面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与1978年相比,2001年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上升了9.9个百分点
    B.从“六五”时期到“九五”时期,我国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在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C.与1978年相比,2001年我国的第三产业已取代了第二产业成为三大产业中产值最高的产业
    D.“七五”时期,我国共完成的GDP总量约为72550亿元

二、根据下列文字资料,完成86—90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始终处于高速发展状态。截止2001年底,我国民营企业已达202.85万户,比上年同期增加26.68万户,其中城镇民营企业达129.12万户,增长19.64%;农村民营企业73.73万户,增长8.01%。2001年底,民营企业的从业人员为2713.86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307.87万人,增长12.77%,其中投资者人数460.83万人,增加65.49万人,增长16.56%,雇工人数2253.03万人,增加241.88万人,增长12.03%。注册资本18212.2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904.55亿元,增长36.86%。
    2001年,新开业民营企业达52.94万户,比上年同期增加8.12万户,增长18.12 %;从业人员622.47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71.63万人,增长13%,其中投资者人数118.56万人,增长10.66%,雇工人数503.91万人,增长13.57%;注册资金4796.9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338.82亿元,增长38.72%。
从各省份看,民营企业户数最多的是江苏省22.55万户,其次是广东省21.1万户,浙江省20.88万户,上海市17.64万户,山东省14.47万户,北京市12.41万户,以上6省市共有109.05万户,占民营企业总户数的53.76%。从地区分布情况看,东部地区共有民营企业138.79万户,占民营企业总户数的68.42%,比上年减少0.04个百分点;

中部地区民营企业36.02万户,占民营企业总户数的17.76%,比上年减少0.38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民营企业28.05万户,占民营企业总户数的13.83%,比上年增加0.42个百分点。
    2001年,中国民营企业共创产值12816.9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577.21亿元,增长14.69%;实现销售总额11484.24亿元,比上年增加1600.18亿元,增长16.19 Z;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245亿元,比上年增加431.52亿元,增长7.42%。从资本占用、从业人数和产出总量等方面来看,私营个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大体在10—20%之间,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86.2001年底,我国民营企业的总户数约比2000年底增长了:
    A.15.14%    B.13.15%    C.18.97%     D. 20.16%

87.2000年开业的民营企业吸收的雇工人数约为:
    A.443.7万人  B.492.6万人    C.503.9万人    D.522.4万人

88.2001年底,我国民营企业户数超过20万户的省份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89.已知1989年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注册资本为9万元,则可知截止2001年底,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注册资本约为1989年的:
    A.5倍    B.10倍    C.15倍    D.20倍

90.根据上述资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000年底,我国民营企业的投资者人数约为:395.34万人
    B.广东、浙江两省的民营企业户数已超过全国民营企业总数的五分之一
    C.2001年底东部地区的民营企业户数与2000年底相比略有下降
    D.2000年,我国民营企业实现的销售总额不足10000亿元   

三、根据下列图表,完成91—95题。

注:图中的数据为截止当月底的数据,如:由上图可知2002年截止6月份,我国房地产投资总额为2821.3亿元。

91.2002年9月,全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A.16535.1亿元    B.7684亿元
    C.3253亿元      D.无法计算

92、与上个月份相比,下列四个月份中房地产投资额增加值最大的月份是:
A、4月份   B、5月份   C、6月份  D、7月份

93、与上述图表相对应,现在如果有一张2001年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月度统计图,那么可知截止2001年8月底,全国完成房地产投资总额约为:
A、2864.5亿元   B、2996.7亿元  
C、3009.1亿元   D、3187.5亿元

94、已知2002年7月份,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为2690.2亿元,则图表中“X”的值为:
A、14086.9  B、13218.4  C、14021.5  D、13793.7

95、根据上述资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002年9月份,我国完成房地产投资719亿元
B、2002年4月份,我国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额比2001年4月份增长了27.1%
C、设2002年5月份、6月份和7月份全国房地产投资额分别为、和,那么>>
D、根据图表资料,我们可以计算出2001年9月份全国的固定资产投资额

第五部分  基础知识
(共35题,参考时限25分钟)

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开始答题:   

96、19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绝对观念”先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而存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绝对观念外化或异化的结果。黑格尔的观点属于: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97、唯物辩证法的本质和核心是:  
    A.否定之否定规律              B.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原理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    D.对立统二规律

98、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维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这说明:
    A.认识一旦形成,就会反作用于实践,指导实践的全过程
    B.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感性认识是人类认识发展过程中基础的、低层次的认识
    D.人类认识的发展过程,就是在实践中不断接近真理、发展真理的过程

99.下列社会意识形式中,不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是:
    A.语言学    B.哲学    C.道德      D.艺术

100.废品收购站收购的各种废铁、废塑料制品:
    A.有价值,没有使用价值    B.没有价值,有使用价值 
    C.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  D、既没有价值又没有使用价值。

101.把生产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A.在资本流通中的周转速度不同   
    B.在资本积累中的不同作用   
    C.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D.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实物存在形式和价值转移方式

10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两大“理论基石”是指:   
    A.唯物辩证法和剩余价值理论       B.唯物辩证法和价值规律
C.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   D.唯物主义历史观和价值规律

103.与“十月革命”后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在于:
    A.为战争需要,动员全国一切力量
    B.无产阶级已经掌握了国家政权和经济命脉
    C.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发展经济以扩军备战   
    D.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

104.中国GCD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      B.中共七大    C.瓦窑堡会议    D. 中共八大

105.1939年,毛泽东在哪篇著作中对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作了具体的分析和论述?
    A.《中国革命和中国GCD》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柝》    D.《论持久战》

10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A.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从新中国成立到实现发达的社会主义
    C.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D.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到全面进入小康社会

107.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始终关系党的执政的全局,关系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全局,关系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社会安定的全局。
    A.发展生产力    B.坚持中国GCD的领导
    C.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    D.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108.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各项工作,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
    A.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B.形成一、二、三产业的合理结构 
    C.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防止和治理环境污染
    D.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109.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
    A.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C.坚持和完善GCD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110.1919年,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    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经济学说和社会主义理论。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董必武    D.鲁迅

111.1923年6月12 El,中国GCD第    次全国代表大会在    召开,大会决定GCD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
    A.二  上海  B.三  广州    C.三  上海    D.四  广州

112.根据通货膨胀理论,假如通货膨胀的初始原因是成本推动,如果没有       的伴随,将会出现生产萎缩,失业增加,最终引起严重的经济萧条。
    A.需求增长  B.需求减少    C.供给增长    D.供给减少

113.完全垄断市场常存在于:
    A.农产品市场    B.日用工业品市场
    C.汽车、钢铁、石油等行业    D.公用事业部门

114.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把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    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A.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B.实现共同富裕
    C.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D.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15.下列关于财政政策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或工具是政府支出和税收
    B.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控制财政收入或支出来调节总需求,从而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政策
    C.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是指财政政策的实施会引起一国产出水平的变化,可以使总产出成倍数地放大或缩小
    D.当一国的民间需求过旺时,宜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

116.下列不属于非政府组织主要特点的是:
    A.非正规性  B.非营利性.    C.自治性    D、公益性

117.第一个建立起现代公务员制度的西方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法国

118.我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正式颁布的时间是:
    A.1985年9月20日    B.1987年8月16日
    C.1991年9月10日       D.1993年8月14 日

119.从行政监督的系统角度,我们可以把行政监督分为行政内部监督和行政外部监督两大类,下列属于行政内部监督的是:   
    A.立法监督    B.司法监督
    C.行政监察    D.政党监督   

120.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
    B.一般情况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举行一次,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召集
C.我国宪法的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直接选举产生,每届任期五年

121.下列哪一项属于行政裁决的范畴?
    A.行政机关对特定民事纠纷的裁决  B.行政机关对特定行政纠纷的裁决
    C.人民法院对特定民事纠纷的裁决  D.人民法院对特定行政纠纷的裁决

122.下列关于民事诉讼法中特殊地域管辖的表述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B.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C.因票据纠纷提起的诉讼,由票据支付地或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D.因共同海损提起的诉讼,只能由共同海损理算地人民法院管辖

123.我国《刑法》规定,只犯一个罪,被判有期徒刑时,其最长刑期只能是    。在数罪并罚时,有期徒刑可以超过    ,但最长不能超过    。
    A.15年  15年  20年      B.10年  10年  15年 
    C.10年  15年  25年      D.15年  18年  20年

124.根据国际法规则和习惯,一国船舶在另一国领海内享有“无害通过权”。下列关于“无害通过权”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另一国领海必须是无害的,即不损害沿岸国的和平、良好秩序和安全,也不违反国际规则   
    B.在通过另一国领海时,应当遵守沿岸国的有关法令,如海关、移民、航行安全、环境保护等事项的法律规章
    C.事先必须通知沿岸国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等相关部门,并办理相关通行手续   
    D.一般情况下,船舶通过另一国领海时必须是持续不停地迅速进行,中途不得停泊

125.为保障国家未来10至20年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战略,实现第三步国家战略目标,我国提出了    ,其突出特点是战略性、全局性和前瞻性。
A.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计划        B.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C.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科技计划    D.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

126.下列有关计算机构成及性能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目前,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已进入第五代,即人工智能计算机时代
    B.运算器是计算机的“司令部”,计算机中的数值运算通常采用十进制
    C.字长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一个主要指标。字长越长,进行数值计算的精度也就越高
    D.存储器的容量是标志计算机性能的一个主要指标,从数量级上看,G>M>K

127经过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至战国时,诸侯国数目已大量减少,强弱分化明显,当时最有实力的七个诸侯国被称为“战国七雄”,这七个国家分别为:
    A.齐、赵、越、秦、晋、韩、魏    B. 齐、秦、韩、鲁、魏、燕、赵
    C.齐、楚、燕、赵、秦、韩、魏    D.齐、秦、越、韩、魏、赵、燕

128.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宪法大纲》

129.行政公文的种类与党的机关公文种类相比较,有些是相同的,有些是不同的。下列哪四个公文文种属于行政公文的种类,但不属于党的机关公文种类?
    A.命令(令)、指示、公告、决议    B.决议、指示、公报、规定
    C.决议、指示、议案、通告    D.命令(令)、议案、公告、通告

130.下列关于公文收文办理的相关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收文办理中的审核主要是对下级机关上报的公文而言的
    B.拟办的内容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拟明批办人、拟明承办部门、拟明阅读范围、拟明处理问题的方案等
    C.公文的批办是指负责人就来文应如何办理对承办部门和承办人员提出批示性意见。最常见的批办意见有“阅”、“拟同意”等
    D.承办是公文处理程序的核心环节,是公文发挥现实效用的基本保证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责任编辑:虫虫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门课程培训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