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祖华
申论要求部分有一般有二至三方面,甚至于会出现四至五方面的内容,常见命题形式有以下十种(注:有的已经考过,有的可能在今后的考试中出现)。
第二,用不超过300字的篇幅简述解决主题问题的重大意义。(新题型,可能在第一道题或第二道题中出现)
第三,用不超过300字的篇幅分析主题问题产生的原因。(新题型,可能在第一道题或第二道题中出现)
第四,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分析主题问题的表现和危害。(新题型,可能在第一道题或第二道题中出现)
第五,提出对策,字数一般在300-400字之间。(这部分一般在第二道题出现,八年中这部分发生变化较大,可能还会以新的形式出现,以一定的身份制定、审查、检查措施)
第六,观点分析。给出部分观点,找出与给定资料观点不相符的或错误的观点,一般为六个观点,不相符的或错误的观点一般为两个,对不相符的或错误的观点加以论证;字数一般在300-500字左右(可能性出现的题型-解释重要词义、专业术语)。
第七,对策有效性分析。对给定的解决问题的措施,找出有错误的解决问题措施并对错误的要用不超过300-500字的篇幅加以论证。(可能出现题型,检查措施的制定落实情况)
第八,以不超过1200-1500字的篇幅用调查报告、起草讲话稿、通报等公文应用形式提出自己的对策、方案或见解(第三道题可能出现);
第十,与社会热点相关的关键词语或专业术语解释、理解或论述
这十面的要求,一般是通过二至三题目来体现的。具体到考试,题目数量也可能更灵活,可以是三个题,也可以是四个题,甚至于五个;题目的样式可能是要求概述事件、概括主要问题、分析原因、分析危害、简述意义、分析观点、分析论证对策措施。文体应用可能是议论文、时事评论(事件、人物评论)、行政公文等。
责任编辑: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