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优易学 >> 公务员 >> 申论 >> 申论指导 >> 正文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考查目标与对应题型解读
来源:优易学  2009-11-6 12:25:40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公考书店
文章页内部300*250广告位

 

  这一类试卷中的概述题中更加注重概括主要内容、主要信息、整理材料、编写摘要等综合式、全景式概括题型的考察,需要按照问题、影响、原因、对策的逻辑顺序对零乱复杂的材料加以清晰地梳理,不但需要对问题、原因、对在内容上加以客观中立地全面概括,还需要注重概述时结构思路的清晰严谨,以展示出大纲中强调的“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代表性题型:

  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第一题:根据“给定材料1、2”的内容,整理一份供有关负责同志参阅的材料,不超过500字。

  200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第一题:如果你是新录用的国家公务员,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丁部长的谈话,呈领导审阅。字数控制在500字以内。

  2007年北京市社会在职人员招录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城市摊贩管理)1、概括材料反映的主要信息,350字。

  2007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第一题:认真阅读材料内容,用简要文字概述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并点明材料主旨。字数不超过350字。

  2006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社会道德伦理问题):(一)阅读给定资料1-10,请按照逻辑程序和方法将其资料排序,并编写出不超过300字的摘要。

  “贯彻执行能力——要求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

  这种能力目标主要体现为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题中X题型之中、文章之外那道单独的小对策题:考查就事论事、简明扼要的贯彻执行能力和细节化处理能力,以确保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小对策题与文章中的大对策有何异同?华图公务员考试申论辅导专家郑岳峰老师归纳为以下三点:

  1、针对的问题不同,一为针对材料中某个具体的细节问题,一为针对材料所涉及的较大的全局问题;

  2、答题要求和操作方法不同:小对策题以独立的一道简答题的形式出现,只需就事论事和简明扼要,通常无需上升到一定高度,也无需过多具体展开,而文章中的对策则需要提炼到一定高度,并作具体展开说明、陈述与议论;

  3、两者考察的能力目标不同:一为宏观的决策管理能力,一为就事论事的细节化处理能力。

  代表题型:

  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二、请根据给定资料9、10,分析这两个资料对搞好水电开发提供了哪些重要启示。

  2008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问题二:结合材料5,请用不超过300字的篇幅简要提出“政府进一步强化义工工作的措施”。

  2008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第三题:针对“给定资料3”中所提到的第一个“落后“效应,请你结合给定资料,提出相应的对策。

  这种单独的对策题之所以被称为小对策题,是因为它们都是选取材料中的某个特别的具体细节问题,需要你就事论事、简明扼要地加以处理,即大纲中所言“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

  “解决问题能力——要求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具体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或办法。”

  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申论依然需要考察策论文章,它和概述题一起构成了2+X结构中申论的两大稳定主干题型和命题规律所在,只不过和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相比,要求有所不同、难度有所下降而已,没有特别要求考生要“视野开阔、见解深刻”,它可以选择材料中某个较大的具体问题切入,思路上中观即可,而不必像综合管理类那样必须扩展升华到很宏观深刻的角度上,没有将宏观性、深刻性作为阅卷的必备要求,最多只是作为参考,要求较松、难度较低,比如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报考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考生只需就材料中的产业结构问题或粮食安全问题当中的任何一个作为文章切入点即可;而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申论考试在题干中则要求考生“视野开阔、见解深刻”,需要把产业结构升级和粮食安全问题放到一个更为宏观、深刻的背景下作统筹考虑,即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或者说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而这构成了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申论文章的必须的阅卷标准之一,缺乏这种宏观性和深刻性,文章很难进入优秀卷的序列。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

  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申论在表达上,没有特意强调对思想的提升和合理发挥、议论,只需阐述到位就行,强调的是“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

  最后,需要总结的是,两类试卷共同的本质都在于那句老话,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申论的本质和基础都在于对材料的驾驭利用。华图公务员考试申论辅导专家郑岳峰老师认为两者在题型分布和社会问题的考查上具有以下不同点:

  1、同是概括材料题,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申论考试侧重考察单一式概括,如概括理由原因、概括影响作用、概括对策做法等,从而考察是否能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尤其是注重考察概括主要问题,需要考生揭示材料所反映的本质问题;而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申论考试则侧重于考察综合式概述,如概括主要内容、主要信息、整理材料、编写摘要等,需要按照问题、影响、原因、对策的逻辑顺序对零乱的材料加以清晰地梳理,即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中所说的,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同是涉及到社会问题的考查,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会更侧重于宏观性、深度性的社会问题,比如政府职能转变、经济结构与发展的协调平衡、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社会公平等;而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则会更侧重于中观性、具体性的社会问题,例如同样是政府职能类的问题,它不会考这么大的全局问题,而是选择政府信息公开、政府绩效评估这样一些中观性的具体问题,当然,考生在写作阐述具体问题时,能够适当提到政府职能转变这一全局高度,自然也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情。这一点,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的命题早就为我们作了预示,题干中要求报考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写一篇“视野开阔、见解深刻”的文章,需要将整个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作为文章宏观主题,其中具体又包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问题和粮食生产问题,而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只需选择产业问题或粮食问题其中任何一个具体问题进行中观层面的阐述即可。来源:考

  3、相应,同是策论文章写作,其本质都在于测查应试者是否具备未来决策管理者的能力和潜质,但区别在于,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的申论要求在充分利用材料,对材料进行吸收、转换、整合的同时,更需要强调将具体问题提炼出全局性、深度性,对材料进行提炼、升华、拓展,保证如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的题干要求“视野开阔、见解深刻”,这一点也是文章的重要阅卷判断标准之一;而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申论文章能写出上述感觉固然更好,可这不会构成阅卷的基本要求,也就说,要求放低、难度下降,不做特定要求,一般能就材料中的一个较大具体问题,在材料的基础上有所提炼、深化即可。

  4、在X题型上,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的申论考试注重考察综合分析能力,可考题型主要体现为郑老师在课堂上给学员讲到的观点评论、现象评论、对策判断分析等;而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申论考试更注重考察考生的贯彻执行能力和细节化处理能力,单独的小对策题成为该种能力目标的重要考试题型。

  某种意义上,申论并不是说因为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有重大变化而有变化,其实,这种变化早就在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申论题中有了预兆,只是先下雨,再打雷而已。那么在公务员考试大纲的变化背后,如何去把握具体的题型变化和要求呢?郑老师认为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只不过是对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已经发生的、潜在的、暗示的变化以文字形式加以明朗化而已,雨不是在打雷后下的,而是在打雷之前已经下了很久。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张瑶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公务员课程列表页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公务员文章底部580*64广告
文章页330尺寸谷歌广告位
热门课程培训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