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统筹内容的新丰富——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三对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党的文件的形式首次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十七大报告在五个统筹的基础上对统筹兼顾的内容进行了丰富和发展。指出“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近年来,铁本事件、内蒙古新丰电厂事件等问题凸显了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各种利益矛盾问题,统筹内容的新丰富反映了科学发展观作为重大的战略思想把握现实问题的敏锐性。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亮点——生态文明
1979年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小康”以及在20世纪末我国达到“小康社会”的构想。党的十五大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任务。十六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作出具体的战略部署。十七大报告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其中“生态文明”目标的提出不但充分反映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而且对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等战略举措及其目标做出了最精炼的概括。
6.经济建设的新表述——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变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十七大报告以党的报告的形式正式使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代替过去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求“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有快发展”。按照GDP总量和人均GDP的增长来评价经济建设的逻辑,必然导致轻视或漠视经济结构、分配结构和资源、环境约束,无法解决我国的发展问题。“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表述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质量,消除GDP崇拜,改变过去“有增长无发展”的情况,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使经济发展朝有利于人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迈进,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进一步的深刻认识。
责任编辑: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