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优易学 >> 公务员 >> 申论 >> 申论热点 >> 正文
就业、发展慈善事业、深化平安建设
来源:优易学  2011-11-26 14:57:38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公考书店
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研究员 钟君

  2009国考申论热点二: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加关注公平,促进社会和谐(三)

  社会现象切入点三:就业问题

  (扩大就业最重要,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要关注《劳动合同法》)

  1. 我国就业和再就业将长期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① 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突出。

  ② 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突出。

  ③ 人才和劳动力市场不规范。

  ④ 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相对滞后。

  ⑤ 严重侵害劳动者就业合法权益的行为普遍存在。

  2. 促进就业的措施

  ① 通过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建立促进就业的政策支持体系。

  ② 规范市场秩序。

  ③ 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

  ④ 加强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

  社会现象切入点四:大力发展慈善事业

  1. 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慈善事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社会力量和公众参与慈善事业的积极性日益增强,在扶老、助残、救孤、济困、助学、助医等方面都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逐步向支持文化艺术、环境保护等领域延伸,一些捐赠项目和重大捐赠活动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社会影响。

  但从总体上看,我国慈善事业还处在起步阶段,慈善意识普及率低,公众特别是富裕阶层的参与意识有待增强;有效激励社会捐赠的法规制度亟待完善;慈善组织数量不多,劝募能力不强,行政色彩较浓。

  2. 对策:

  依据慈善事业的发展规律,针对当前我国慈善事业的薄弱环节,要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一是完善社会捐赠免税减税政策。对慈善事业的社会捐赠实行免税减税政策是激励社会力量对公益事业的投入,鼓励先富帮助未富的有效手段,也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前不久,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文件规定,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向公益性、非营利性慈善组织的公益、救济性捐赠,准予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前全额扣除。要进一步完善这些政策措施,简化程序,为捐赠人办理免减手续提供规范、便捷的服务。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虫虫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门课程培训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