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远之计——上水平
”调整“与”振兴“并重,是这次出台的十大产业规划的最大特点,背后则蕴藏着国家着眼长远的战略意图。
代表委员们认为,通过十大规划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热词“,就能解读出政策的用意:
——”加强技术改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出现9次,分别见于汽车、钢铁、纺织、装备制造、造船、轻工、石化、电子信息、有色金属等产业规划;
——”推进产业重组,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出现6次,分别见于汽车、钢铁、装备制造、造船、有色金属、物流等产业规划;
——”淘汰落后产能“出现4次,分别见于钢铁、纺织、石化、有色金属等产业规划。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石化公司董事长戎光道说:”在保增长的同时,调结构、上水平同样是这次产业规划的重要指导思想;要通过这一轮的调整为产业将来的可持续发展预留空间和潜力。“
戎光道代表举例说,目前国内”小炼油“企业仍然不少,这些企业由于没有实现规模化生产,生产工艺落后,效率低下,能耗物耗又相当高。此次石化行业调整振兴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快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只有借此机会彻底淘汰”小炼油“,才能真正提升石化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物流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同样明显。根据联合国开发署的估算,我国工业品的流通费用占产品成本的20%至40%,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为10%左右;我国商品的库存周期为35天到45天,而发达国家一般不超过10天。国际上一般用物流费用占GDP比重来衡量国家物流行业的整体效率,去年我国的这一比例为18.3%,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仅为10%。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建业集团董事长胡葆森说,差距说明了我国物流业未来增长的空间。此次振兴物流业规划确定了包括多式联运和转运设施、物流园区等在内的九大重点工程,必将有助于我国提高物流管理水平,降低物流运营成本,从而提高国民经济的运行质量,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惠民之举——增岗位
代表委员们认为,十大规划的实施,除了将使相关行业和企业直接受益外,广大民众将会成为这些产业调整和振兴的最终受惠者。
”首先,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将与4万亿扩大内需投资等宏观政策一起,成为今年我国经济实现8%左右增长目标的重要保障。“黄泽民委员说,只有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的企业家和企业才会逐渐恢复信心,才能减轻国内经济进一步下滑的压力,老百姓才敢放心消费,日常生活才不会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太大的影响。
其次,只有十大产业稳定发展,才能带来事关群众生计的税收、就业、”三农“等问题的基本稳定。全国人大代表宗庆后说,仅仅是发展轻工业中的食品行业,就能扩大农产品深加工规模,促进农民增收。
十大产业就业超过了1亿多人,涉及3亿农民生计,稳定这些行业,止住相关企业利润效益急剧下滑的趋势,才能保住在这些行业和企业工作的数十万乃至上百万职工的岗位,这也是劳动就业保障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以纺织业为例,如果规划中的”出口保持8%的年均增长速度,纺织工业生产保持13%的年均增速和国内市场衣着类消费保持20%的年均增长“这三大目标都能实现,就将为国内新增200万个就业岗位。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教授说,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充分体现出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的”中国特色“。在美国,往往是通过”舍弃受损行业、发展新兴行业“来应对危机,例如在”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美国就转而发展金融业;而在此次美国金融业损失惨重,新一届美国政府又将经济刺激计划中的一大笔投入投向了新能源行业。而在我国,政策更加强调统筹平衡。”其实所有行业都不会绝对是朝阳产业或夕阳产业,中国企业需要的是在这一行业中走在更前列。“
代表委员们指出,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能否见效就要看各行各业能否真正吸取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的深刻教训,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切实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高自有品牌和自主创新能力。只有这样,这些规划才能由”输血型“真正变为”造血型“,经历大考的中国产业才有望真正由大变强。
责任编辑: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