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优易学 >> 公务员 >> 专业考试题 >> 正文
08年云南公务员考试科教管理类专业试题答案
来源:优易学  2008-7-14 14:01:17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公考书店
文章页内部300*250广告位
2008年云南公务员考试科教管理类专业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B 4.C 5.C 6.C 7.A 8.B 9.D 10.B 11.D 12.A 13.C 14.A 15.C 16.D 17.B 18.A 19.B 20.A

二、多项选择题

1.ACD 2.BD 3.ABC 4.ABCDE 5.ABC 6.BCD 7.ABCE 8.ABDE 9.ACDE 10.ABCDE 11.AD 12.ABC 13.ABC 14.ABCD 15.ABCDE 16.ABC 17.ABCDE 18.AC 19.ABDE 20.ACD

三、判断题

正确的有:1,2,5,7,9。

四、简答题

1.答案要点:

建立文化市场稽查机构,配备强有力的稽查人员,是对文化市场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环节。文化部应在文化市场管理局设立文化市场稽查处,指导地方文化市场的稽查工作,并会同有关部门查处全国文化市场的大案要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也应在机构改革中,尽快建立文化市场稽查队伍。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解决编制,充实人员,配备必要的通讯器材、交通工具和检测设备。

2二答案要点:

文化市场的管理应加快文化市场的立法进程,各地文化管理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区文化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积极制定地方法规或规章。对全国性法规,可根据本地区文化市场的特点制定实施细则。建立和完善文化市场稽查体系,全面实行《文化经营许可证》制度。限制高价演出,制止偷税漏税。查禁色情、赌博活动,净化娱乐市场。采取有效措施,治理音像市场。建立市场监控信息系统,实现管理手段科学化。搞活流通渠道,促进创作繁荣,搞好市场检查。

3.答案要点:

教育行政是指国家对整个教育事业的管理。广义的教育行政包括学校行政和教育机关行政;狭义的教育行政则是专指教育机关行政。

4.答案要点:

①大力发展网络技术,利用网络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②以信息产业为主导产业,减少产业发展对能源等自然资源的依赖;

③提高环保业的知识水平,开展绿色技术创新,减少环境污染;

④开发人力资源,发展知识经济。

5.答案要点:

现代科学的发展明显地出现了这样的趋势:①学科的分支越来越细,学科的门类越来越多;②学科相互交叉的情况越来越复杂,涌现了大量所谓边缘学科,这些边缘学科往往成为最活跃的生长点;③出现了许多综合性的学科,所综合的范围越来越大,即所谓科学整体化的趋向。④产生了一些横断学科,它们的应用范围几乎涵盖所有知识领域,即所谓科学的横向整体化;③科学的数学化。

五、案例分析题

答案要点:

(1)这个例子显示出了科技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充分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该地的成功发展就是抓住了科技文化教育这条主线,使科学技术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2)科技成果能否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实现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是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用的主要体现。转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需要相关政策、服务体系的配合、协同运作。

六、论述题

答案要点:

我国现存科技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逐步形成的。这种科技体制在过去几十年里对于提高我国科技发展水平,促进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外部条件的改变,这种体制的弊端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因此,我们需要在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对现行科技体制进行大力改革。其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研单位与市场隔绝。长期以来,我国从事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的主体是作为政府事业单位的科研院所。这些科研单位一般根据国家计划开展项目研究,其人员工资收人和科研经费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因而无需面对市场的需要,不能感受来自市场的压力。另一方面,科研成果上报中央或地方主管部门,而不是通过市场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科研单位不能享受其科研成果可能带来的回报,因而,缺乏积极创新的动力。这种科研主体与市场隔绝的状况极大地影响了科技创新及其成果的适用性。

(2)科研单位与企业脱节。科研单位与应用科研成果的企业之间缺乏直接联系,也缺乏成熟、规范的中介组织机构。科研单位对企业的科技需求不了解,因而一些科研成果不会需要;而另一些合乎需要的科研成果,则由于缺乏信息沟通和联系不被企业所了解,因而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应用到企业的生产过程中。

(3)科技创新和投资主体错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直接面对市场,它们对市场的技术需求最了解,也能直接享受科技创新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应是科技创新和投资的主体。在发达国家,开展研究与开发的人员和经费中,企业所占的比例较大。但在我国,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科技创新的主体一直是政府建立的科研机构。在科技投入方面,政府占主导地位,政府对研究与开发的经费投入一般占cd%左右。由于科技创新和投资主体的错位,导致我国科技创新缺乏激励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比率低、推广成本高等问题。

(4)科技投资机制不健全。高科技创新往往需要投入巨额资金,且风险很高。因而需要建立适当的机制来降低风险,保证回报,才能吸引对科技创新的投资。但是,在我国,政府用以支持科技创新的投入量有限;另一方面,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建立起来,企业的责、权、利等关系尚未完全理顺,因而企业的投人能力和投人动力不足。由于缺乏相应的制度和机制,来源于其他方面的科研投人则更少,造成我国总体科技投人不足。除了由政府直接投资的重大项目外,其他许多科研项目难以筹集所需资金。

(5)科研成果的保护不力。一项科研成果的取得往往需要投人大量人力、财力。但在现代技术条件下,一些科研成果很容易复制、模仿。因此,保护科研成果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不受侵害,对于保持科研创新动力十分重要。我国虽然已制定了知识产权法,但由于长期以来人们的产权意识、法律意识较弱,以及部门、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知识产权法的实施并不是十分有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我国现存科技体制的上述诸种弊端,其根本症结在于长期以来政府职能不清,没有摆正政府、科研机构、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无论是科研机构,还是企业,都直接隶属于政府。政府不是通过适当的政策手段从宏观上调控科研单位和企业的行为,而是直接干预科研项目的设立、投资、审批、应用,对科研单位和企业的产品采取统分统配。这样做的结果,科研单位无需面对市场,企业缺乏科技创新和投资的动力与能力,科研单位和企业之间缺乏直接的联系,科研成果转化率低、推广成本高。在政企不分、企业责权利关系不清的情况下,企业不可能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而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科研机构,由于不是直接面向市场,不可能长久保持其适应市场需要的科技创新的动力和能力。同时,政府没有能够履行本应由政府承担的职能,没有建立和有效地实施相应的制度法规,也影响了我国科技体制的完善。

责任编辑:虫虫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公务员课程列表页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公务员文章底部580*64广告
文章页330尺寸谷歌广告位
热门课程培训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