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的因素
B.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C. 真理和谬误是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
D. 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有绝对的意义
9. 经济基础决定上是层建筑,这是因为( )。
A. 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B. 经济基础的变革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
C. 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规定着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的方向
D.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作用
10. 人生价值表现在两个方面( )。
A. 个人对社会的贡献
B. 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
C. 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
D. 个人向社会索取等量的贡献
一、单项选择题
1. D 2. A 3. B 4. D 5. D 6. A 7. B 8. A 9. A 10. B
二、多项选择题
1. AD 2. ABD 3. CD 4. AB 5. BC
6. AC 7. ABCD 8. BD 9. ABCD 10. AB
第三部分 邓小平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 )
A.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2. 在国际国内政治风波严峻考验的历史关头,深刻回答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是 ( ) A. 《思想更解放一些,改革的步子更快一些》
B. 《组成一个实行改革的有希望的领导集体》
C. 《视察上海时的谈话》
D.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3. 在( ),由于对国内外形势的判断失误,我党提出两个阶段、两条道路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从而导致了阶级斗争扩大化。
A. 党的八大上 B. 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
C. 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 D.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4. 在( )主持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明确提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A. 毛泽东 B. 薄一波 C. 邓小平 D. 陈云
5. 新中国建立之初,( )提出要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战略构想。
A. 邓小平 B. 周恩来 C. 毛泽东 D. 刘少奇
6.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
A. 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B.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C. 发展生产力 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 )。
A. 建立能够综合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和正确运用经济杠杆的机制
B. 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C. 保障劳动者的充分就业,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利用
D. 组织公共部门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条件
8. 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高纲领是( &nbs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责任编辑: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