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聘大学生当村官,是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培养方式的大胆创新。”在湖南省委组织部今天下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副部长盛茂林说,优秀大学生下农村,必将为新农村建设增添活力,其中的佼佼者也可以找到施展才华的舞台。
在越来越热门的选调考试中,有三类人是比较容易脱颖而出的:
条件之一是,参加选聘的应是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非中共党员的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也可选聘。”湖南省委组织部基层党建办主任邓群策介绍,
年龄上,则限制在30岁以下,应届和往届毕业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大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重点是应届毕业和毕业1至2年的大学生、研究生。
另外,已有相关经验的选聘生,在自愿基础上,也有望被继续优先选聘。包括“三支一扶”、“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活动期满的高校毕业生,各市(州)、县(市、区)此前已经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
有效定心丸:免偿贷款、考试加分、择优选拨
按照最新印发的《湖南省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实施细则(试行)》,首批“大学生村官”将直接进驻14个实施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的县,比如桑植、江华、凤凰、古丈,多半在湘西。
“原则上会安排到有扶贫工作队的村里,但条件可能还是很艰苦。”盛茂林认为,实施细则中明确9条保障措施也是基于此。“一个大学生村官,一年能拿到的补贴约为1.5万元,对符合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规定、聘期考核合格的,其在校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本息由国家代为偿还。”
在任职期间表现特别优秀的毕业生,可列入乡镇科级后备干部,人事部门每年还会专门拿出一定名额,面向到村任职期满的高校毕业生,进行定向考录公务员。
另一项诱人的政策是考试加分,比如公务员,根据报考省内党政机关公务员的不同级别,可分别加不同的分值,参加省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选调生,可加上5分。报考高校研究生,也将按教育部规定享受加分政策。
责任编辑: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