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上海规程计算方法
按照《上海市民用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DGJ08-88-2000计算,加压送风机的送风量应由保持加压部位规定正压值所需的送风量,门开启时保持门洞处规定风速所需的送风量以及采用常闭送风阀门的总漏风量三部分组成。
(1)、保持加压部位规定正压值所需的送风量
L1=0.827 AΔP1/n×1.25×N1×3600 (3)
A—每层电梯门及疏散门的总有效漏风面积m2.门缝宽度:疏散门,0.002-0.004m; 电梯门0.005-0.006m.ΔP—压力差(Pa); 楼梯间取40-50Pa,前室取25-30Pan—指数,一般取2. 1.25—不严密处附加系数N1—漏风门的数量,当采用常开风口时,取楼层数,当采用常闭风口时,取1.
(2)、开启时保持门洞处规定风速所需的送风量
L2=FvN2×3600 (4)
F—每层开启门的总断面积,m2 v—门洞断面风速m/s取0.7-1.2m/s N2—开启门的数量,当采用常开风口时,20层及以下取2,20层以上取3,当采用常闭风口时,取1.
(3)。 采用常闭送风阀门的总漏风量
L3=0.083AFN3×3600 (5)
AF—每层送风阀门的总面积。
0.083—阀门单位面积的漏风量。
N3—漏风阀门的数量,当采用常开风口时,取0,当采用常闭风口时,取楼层数。
所以,加压送风机的送风量
L=L1+L2+L3 (6)
上海规程制定的理由是:因为门洞开启时,虽然加压送风开门区域中的压力会下降,但远离门洞开启楼层的加压送风区域或管井仍具有一定的压力,存在着门缝、阀门和管道的渗漏风,使实际开启门洞风速达不到设计要求。因此,按保持加压区域内一定正压值所需送风量、保持该区域门洞风速所需送风量以及采用常闭送风阀门的总漏风量三部分之和计算加压送风量是较合理、较安全的。
3.3 两种方法的比较
比较国家规范和上海规程,在计算楼梯间的加压送风量时,上海规程增加了着火时非开启门的漏风量,即保持加压部位规定正压值所需的送风量L1.而这一点在国家规范中体现在漏风附加率b和背压系数a上。所以最终的计算值相差不大。
在计算前室或合用前室时,上海规程增加了着火时非开启阀门的总漏风量L3,但是在计算保持门洞风速所需送风量时,开启门的数量取1.而国家规范是按照20层及以下取2,20层以上取3.这样计算后的值相差较大,一般是按照上海规程计算出的加压送风量小于按照国家规范计算出的加压送风量。
名称 |
按照国家规范计算值m3/h |
按照国家规范查表值m3/h |
按照上海规程计算值m3/h |
按照上海规程查表值m3/h |
备注 |
楼梯间1 |
31878 |
16000-20000 |
30909 |
16000-20000 |
1.每层开向前室的门2.0m×2.2m 2.本系统共11层 |
合用前室1 |
57380 |
12000-16000 乘以1.5-1.75 |
24462 |
无规定 |
1.每层开向商场的门1.8m×2.2m两扇,电梯门1.3m×2.1m 2.本系统共14层 |
楼梯间2 |
19127 |
16000-20000 |
21394 |
16000-20000 |
1.每层开向前室的门1.2m×2.2m 2.本系统共11层 |
合用前室2 |
19127 |
12000-16000 |
9470 |
无规定 |
1.每层开向走道的门1.2m×2.2m,电梯门1.3m×2.1m 2.本系统共14层 |
楼梯间3 |
23909 |
16000-20000 |
23103 |
16000-20000 |
1.每层开向前室的门1.5m×2.2m 2.前室送风 3.本系统共9层 |
独立前室3 |
23909 |
12000-16000 |
10069 |
无规定 |
1.每层开向走道的门1.5m×2.2m 2.本系统共9层 |
楼梯间4 |
23909 |
25000-30000 |
23103 |
25000-30000 |
1.每层开向前室的门1.5m×2.2m 2.前室不送风 3.本系统共9层 |
3.4 两种方法的结合
结合两种计算方法,笔者认为,在计算前室的正压送风量时,应该是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保持着火层的门(前室开向走道)开启时,规定门洞风速所需的送风量。开启门的数量取1,即着火层的门。这一点与上海规程一致。
(2)着火层电梯门的总漏风量(仅对于合用前室)。取消了上海规程中的保持加压部位规定正压值所需的送风量L1。
另外,还应计算当着火层门关闭时,保持前室和楼梯间一定正压值所需的送风量,二者的差值作为计算余压阀大小的依据。
设计中,可以在楼梯间或前室设置泄压阀,也可以在送风机出风管路上设置压差旁通阀,或者采用变频风机使其满足实际所需正压送风量,以保证楼梯间及前室所需要的正压值。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主编,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DB50045-95,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8;
2.公安部上海消防科学研究所,上海市消防局主编,上海市民用建筑防排烟技规程,DGJ08-88-2000;
3.陆耀庆,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6;
4.钱以明,高层建筑空调与节能,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2.
责任编辑:xiao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