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城市“尊严”无关
从高层建筑拔地而起的那一刻起,关于它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在建筑学家看来,超高层建筑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技术。
上述不愿具名的院士表示,建筑是艺术成分很大的一门学科,因而与其他的科学有很大区别。科学一般能反映客观真理,而建筑由于艺术成分的存在,有许多不同的个人判断和倾向,因而,不能简单地下结论说超高层建筑到底好或不好。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说,超高层建筑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曾是城市形象的标志,但从安全的角度而言,不应该盲目兴建超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不宜紧邻政权中心,也不应靠近文物区,更不应靠近军事中心,否则一旦遭到破坏,损失将不可估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国馨也指出:“中国城市建筑必须要有好的规划和设计,不能为了标新立异而追求高度。”超高层建筑技术更复杂、工艺更先进、投入更大。有些政府和企业把超高层建筑作为宣扬政绩的工程,盲目攀比,不符合实际。
前面提到的清华大学教授说,每一栋超高层建筑的造价和维护费用都十分高昂。有些建筑一天的电费就能盖一所希望小学。
关于中国的超高层建筑数量,目前尚未有准确的统计数据。2007年,一家著名民间网站“世界最佳天际”根据超过90米的摩天大楼的数量,对全世界的城市进行了排名,中国占据世界前100位中的26席,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摩天大楼最多的国家”。
那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院士说,不能认为超高层建筑代表一个城市的“尊严”。但超高层建筑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兴旺发达和富有,这是可以接受的。
他表示,无论人们反对与否,技术的发展支撑着超高层建筑越建越多。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就开始出现很多的超高层建筑。
但是,在决定要不要建设超高层建筑时,一要算笔账,算算超高层建筑节约了多少资源,又损耗了多少资源,如果是“亏本”,就要深入考虑后再作决定。二要挑地点。这位院士说,在中国的大地上遍布着古代文明的痕迹。一栋高楼的崛起,会掩盖、改变甚至抹杀一个城市传承下来的文化景观。
“只有在土地非常紧张,又没有古文化的印记,不会被高楼改变文化形象的城市,才适合建超高层建筑。”该院士说。
责任编辑:xiao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