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观念自然在进化,人类不断走向更加物质化的文明,知识更新带来的科技进步,使社会产业结构日益多样化,当今社会的工业产品能满足社会的更人文化的要求,但现代城市具有的非生态性却是人们有目共睹的。
从广义来讲,在对传统建筑环境的认识中,由于人们的无知而出现的反自然行为似乎无法避免,但今天,人们更多地掌握了自然环境的规律性,本应成为现代人生活中极为有价值的资源,但情况恰好相反,众多开发商并没有把城市和建筑中的生态环境看作与人类共存的社会文明要素,而是将它们作为某种经济活动的工具。当前社会中的功利主义,利润是他们追逐的唯一目标,在效益的趋动下,人们尽可填平湖泊、阻断河川,炸平山丘、烧山毁林。当现代城市高度工业化时,城市已不再是过去那种原生的住居群落,而是寄生于生态环境中的纯消费实体。如城市能源消耗的扩大带来资源需求的集聚,这些资源供应却来自比城市大很多倍的自然环境。同时,现代城市没有足够的技术设备条件使自己能生存在可再生资源的供给上,全面依赖工业产品的现代城市本身就在掠夺可再生资源,并带来大量使自然界无法吸收的非自然物,成为城市的非循环性要素,这种非循环性正在扼杀着城市生态环境。
从城市微观环境建筑室内空间来看,也面对由于功利主义带来的狭隘实用主义影响,或从形式出发的纯视觉表现,无视绿色室内环境和生态环境的问题,室内设计是生活设计,现代室内设计的追求应当是科学、艺术与生活的高度结合,而建筑方法的体现则是功能、造型与技术的整体协调。表现在当代室内设计的手段方面,可使用高科技方法将上述自然、人文、艺术等环境因素进行全面整合,创造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性化的空间环境。现代建筑生态设计的概念不只涉及自然生态要素问题,同时也反映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问题上。室内生态环境的创造首先应保证在人们的生活工作环境中具有良好宜人的空气、阳光条件和合适的温湿度,能与自然环境贴近的具有有效视觉景观条件的不同层次的空间环境与氛围,此外,室内绿色环境问题已经客观地摆在我们面前,其主要包括在室内环境形成过程中与形成后对自然环境负面影响的控制,在装修材料使用方面,对自然资源应少废多用,在能源和材料使用方面贯彻节约能源、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循环使用、减少各种装修废料的排放和堆积、妥善处理有毒、有害废料,在装修工程中尽量减少光污染和声污染等。
在室内设计中,设计人员应尽可能为人们创造具有实用意义的生态环境,使他们能最大限度地享受自然环境条件,使处在城市喧闹环境中的人们能回到自然中去。同时,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室内设计中运用新技术、开发新材料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高科技的发展使我们对室内环境条件更新有了充分把握,如室内小气候调节、室内智能型光环境的创造,采用吸热材料调节室内热状况等,而传统技术的应用,也为室内生态环境的创造提供了可能,如应用传统构造技术解决炎热地区室内降温的方法,不仅降低了室内空调设备的投资和能耗费用,还使室内空气质量有很大改善(图4),新型装修材料的发现与开发,大大丰富了室内环境设计的表现手段,不仅使室内装修、装饰材料表现的层次、节奏和肌理效果的发挥有了更为广阔的基础,丰富了室内空间环境的艺术形象,还为充分保护自然物种和天然植物、矿物资源,以及全面的自然生态保护创造有利条件。
地域观念室内设计创作的全面繁荣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室内设计是包括建筑创作在内的综合性艺术创作,它涉及现代建筑艺术、工业技术、装修材料技术和与环境艺术相关的科学,也涉及现代科技中的各种新兴领域。研究室内环境中的文化内涵,如上所述,首先包括建筑文化内涵,其中地区性建筑文化是它的重要内容。
近十多年来,我国室内设计从装修市场到设计市场,无论是规模,还是速度,都可以说进入了一个高潮时期,这种现象还会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当前我国处在一个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变革和转折时期,社会对建筑和室内设计发展的影响因素是错综复杂的,人们总是在摸索前进。有关室内设计研究的理论和实践纷显杂陈,人们对当代室内设计的发展道路莫衷一是,虽然社会上也出现过不少人们公认的好的作品,但互相传抄,东拼西凑的“荟萃”之作却不鲜见。研究其深层的原因,应当说是适应我国建筑整体发展的室内空间环境设计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的贫乏。很多人只是将古代或西洋室内设计经典的只言片语加以“组装”,但对真正的东西方文化遗产代表却缺乏切实认真的研究,更不去理解和掌握该文化体系的差异与融合关系以及各种传统文化精华在当今重新展现时应有的表现方法和内容。过去对于中国古代或西方室内设计实践的研究偏重于个体,而对室内空间环境整体文化性特征却缺乏认识。对室内空间效果的把握也往往从“装饰性”出发,而缺乏多学科的综合思考。如何加强对设计文化的理解,摆脱当前缺乏设计理论导向的困境,以达到真正繁荣室内设计创作的目的,这个问题已历史地摆在我们每一个室内设计工作者面前。我们必须首先思考以下问题:
1、发掘室内空间环境的地域文化内涵是繁荣室内设计创作的重要一步。
室内空间的功能具有多样性,具体的建筑手段和技术方法复杂多变,但室内设计要求的最终落实还是空间形象的创造,这包括运用空间界面和结构形式等室内环境要素,创造舒适宜人、优美的人工环境,即室内设计表现最终是艺术和文化的表现。建筑的文化内涵实际上是通过室内设计的形式(界面的装修)和内容(空间形式与环境特征)深刻地展现出来的。
我们对建筑文件的研究不应该是泛泛的。每一个地区和每一个城市都存在自己深层次的文化特异性,在现代室内设计研究中,如何发掘和展现某种地域文化的特点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现代室内设计应当充分发挥各个地区、各种文化、各种人的多样性特征在重构当代室内环境中的作用,才能将世界不同的自然或人工的环境风光、不同人的个性特征在创作中展现出来。
中国传统文化蕴涵丰富,自成一体。我们很多人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国室内设计发展历史,在了解其系统性、历史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要知道,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的地理条件、人口分布以及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历史传统和风俗习惯各不相同,现代室内设计方法应当体现多种文化源与流的综合构成,才能显示我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风格各异的整体面貌,对地区室内环境文化的研究,探索其内在规律性,是通过特殊认识一般,而加深对中国室内环境整体特性认识是重要步骤。
2、室内环境地域文化的保护与再创造。
大家都知道,现代科技的发展导致了全球化的文化趋同现象,这对地域和民族性文化带来极大冲击,但与此同时,地域性与民族性文化也日益受到人们重视,“多元文化论”得到人们普遍支持,说明地域和民族文化在新的社会条件下仍然具有生命力。室内设计文化环境的创造,目的是要创造适应时代需求的新的地域性文化精神。地域、民族性文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某种国际性文化,而国际文化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被吸收、融合为新的地域文化。这种全球性的文化多元构成也必然成为室内设计中反映文化时代性的必然追求。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应充分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具有东方文化特征的当代室内设计语言。只有这样,才能在当今社会条件下探索出富有特色的地域性与民族性的室内设计文化,并成为具有国际性的文化产品而被世界广泛认同和接受。在某种意义上,这就是室内设计文化地域性的再创造。
综上所述,新时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对当代室内设计语言和方法的演进,提出了新的要求,室内设计师们必须面对当今建筑和室内设计发展的趋势,洞察在室内空间环境再创造过程中社会和人的需求,在满足建筑基本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注重表现室内环境的文化内涵。首先是建立基于环境、生态、地域文化和建筑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正确设计理念,才谈得上掌握具体的设计方法,为人们创造更加完美的符合当今人文化社会需求的室内设计新作。
责任编辑:xiao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