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亭的设计
亭 总的性格特征:虚。
1:位置选择为首要的问题,属空间规划。
(1):山间地建亭:视野开阔,突破山形的天际线,丰富山形的轮廓。 A:小山建亭,山顶。忌几何中心线,要偏于山顶一侧,位于黄金分割点。 B:中等高度的山建亭于山脊、山腰、山顶,注意亭的体量,要与山协调。 C:大山建亭,建于山腰台地或悬崖峭壁之顶,道路边,忌亭的视线被遮挡,注意亭子的距离在800-1000米左右。
(2)临水建亭:静与动的对比,观赏丰富水面的景观,一般通过桥、堤岸与陆地想连。亭的体量与水密切相关,贴近水面。桥上置亭是一种独特的设计手法。
(3)平地建亭:可以休息、纳凉。要结合各种园林要素通常与山水、水池、树林相结合,现代的亭与小广场,绿荫地相结合。
亭的体量不大,但造型上的变化却是非常多样、灵活的。
2:造型:有三角、四角、六角、八角,平面上可以是圆型,在立面上可以是,攒尖角,歇山顶,卷棚等。
3:层数:可以是单层、双层、三层。
4:檐:可以是单檐,重檐,三重。
要注意比列关系,攒尖顶的亭顶:柱=1:1,南方中一般顶大于柱,北方中柱略大于屋顶,若仰视h1>h2,俯视h1
柱高与开间,四角型中0.8:1,六角亭中1.5:1,八角亭中1.6:1。
综上所述,有关亭的设计归纳起来应掌握下面几个要点:
第一,首先必须选择好位置,按照总的规划意图选点。
第二,亭的体量与造型的选择,主要应看它所处的周围环境的大小、性质等,因地制宜而定。
第三,亭子的材料及色彩,应力求就地选用地方材料,不独加工便利,又易于配合自然。
廊
廊子本来是作为建筑物之间的联系而出现的,中国属木构架体系的建筑物,一般液体建筑的平面形状都比较简单,经常通过廊、墙等把一幢幢的单体建筑组织起来,形成空间层次丰富多变的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之一。
廊子通常不止在两个建筑物或两个观赏点之间,成为空间联系和空间分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它不仅具有遮风避雨、交通联系的实际功能,而且对园林中风景的展开和观赏程序的层次起着重要的组织作用。
廊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一般是一种“虚”的建筑元素,两排细细的列柱顶着一个不太厚实的廊顶。在廊子的以便可透过柱子之间的空间观赏廊子的另一边的景色,象一曾“帘子”一样,似隔非隔、若隐若现,白噶廊子两边的空间有分又有合的联系起来,起到一般建筑元素达不到的效果。
一:廊
1:功能:A:组织、联系不同的园林建筑或风景。 B:划分空间。 C:园林图——面;
亭、榭——点; 廊——线。 D:供游人休息、避风雨、防日晒、作为交通通道。
2:特点:A:虚,实体只有柱和廊顶。 B:曲,曲者为廊。
3:现代园林中廊常作为:A:点景的作用 B:公共建筑(学校、旅馆)
4:过渡空间 廊 黑——室内;白——室外; 灰——廊
二:廊的基本类型及特点:
1:双面空廊:可两面观景及分割空间。 2:单面空廊:半封闭,半开敞,如广州兰圃,实墙,漏窗,花格,古木交柯(古柏,女贞)。 3:复廊 4:双层廊,如北海延楼。 5:单 支廊
责任编辑:xiao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