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综合辅导:关于砌体结构裂缝控制措施的建议(三)
来源:优易学  2011-5-15 16:55:45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4、防止墙体开裂的具体构造措施建议 
  本文在综合了国内外砌体结构抗裂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的具体情况,提出的更具体的抗裂构造措施。它是对“防”、“放”、“抗”的具体体现。笔者认为这些措施可根据具体条件选择或综合应用。该措施已反映到我院为大庆油田砌块厂编制的《砼砌块建筑构造图集》中。 
  4.1防止混凝土屋盖的温度变化与砌体的干缩变形引起的墙体开裂,宜采取下列措施 
  4.1.1屋盖上设置保温层或隔热层; 
  4.1.2在屋盖的适当部位设置控制缝,控制缝的间距不大于30m; 
  4.1.3当采用现浇混凝土挑檐的长度大于12m时,宜设置分隔缝,分隔缝的宽度不应小于20mm,缝内用弹性油膏嵌缝; 
  4.1.4建筑物温度伸缩缝的间距除应满足《砌体结构设计规范》BGJ3-88第5.3.2条的规定外,宜在建筑物墙体的适当部位设置控制缝,控制缝的间距不宜大于30m. 
  4.2防止主要由墙体材料的干缩引起的裂缝可采用下列措施之一: 
  4.2.1设置控制缝 
  4.2.1.1控制缝的设置位置 
  (1)在墙的高度突然变化处设置竖向控制缝; 
  (2)在墙的厚度突然变化处设置竖向控制缝; 
  (3)在不大于离相交墙或转角墙允许接缝距离之半设置竖向控制缝; 
  (4)在门、窗洞口的一侧或两侧设置竖向控制缝; 
  (5)竖向控制缝,对3层以下的房屋,应沿房屋墙体的全高设置;对大于3层的房屋,可仅在建筑物1-2层和顶层墙体的上述位置设置; 
  (6)控制缝在楼、屋盖处可不贯通,但在该部位宜作成假缝,以控制可预料的裂缝; 
  (7)控制缝作成隐式,与墙体的灰缝相一致,控制缝的宽度不大于12mm,控制缝内应用弹性密封材料,如聚硫化物、聚氨脂或硅树脂等填缝。 
  4.2.1.2控制缝的间距 
  1对有规则洞口外墙不大于6mm; 
  2对无洞墙体不大于8m及墙高的3倍; 
  3在转角部位,控制缝至墙转角的距离不大于4.5m; 
  4.2.2设置灰缝钢筋 
  1在墙洞口上、下的第一道和第二道灰缝,钢筋伸入洞口每侧长度不应小于600mm; 
  2在楼盖标高以上,屋盖标高以下的第二或第三道灰缝,和靠近墙顶的部位; 
  3灰缝钢筋的间距不大于600mm;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xiaoha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