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管理辅导: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的要点及难点
来源:优易学  2011-4-12 11:58:36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一、桩位放线、定位
  挖孔灌注桩成孔时为了保证成孔安全均要采用护壁,在孔口处要设置锁口砼以防止护壁下垂,在桩位放线、定位时中心确定后,应按(桩半径+65cm)尺寸放线。
  二、挖孔、护壁
  挖孔、护壁两道工序是紧密相连的也是挖孔桩施工的重要工序,为了保证成孔的安全,在每开挖一米深时,要及时浇注砼护壁。在放线定位后,将桩周围用护栏打围,防止行人进入,确保施工安全,准备好手动葫芦、铅桶、手推运渣车及抽水泵(如地下水位高时要在桩周围打井点降水)。
  所有准备工作就绪后进行第一米开挖,挖孔桩第一米开挖、护壁、锁口砼是整根挖孔桩的开始,也是护壁砼成功的关键,开挖到位后,马上埋设锁口钢筋,在每节护壁与下一节护壁之间要埋设连接钢筋(间距20cm),为了保证挖孔的可操作性,挖孔、护壁节与节之间采用锯齿形(锯齿形也能增加桩的摩擦力)。
    挖孔桩每天只能挖一米,挖好后要及时安设护壁模板,并在当天浇注好砼,夜晚则是护壁砼养护时间;在开挖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桩的中心线,以保证桩身尺寸满足设计要求;孔内排水一般采用明排,如渗水量过大,必须在孔周围打井点降水;在挖孔到一定深度时,土质情况会发生变化,会碰到岩层,对于坚硬的岩石,可采用风镐掘进,如开挖至设计标高仍未碰到岩层,要根据实际情况超挖。
  三、成孔、浇注桩身砼
  挖孔达到设计标高后,要及时对成孔的各项数据(桩径、偏差、桩底渗水量)进行分析,以便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桩身钢筋笼在预制场地上分段加工,在成孔前就要运至孔边,安放到位后要及时固定,以防止其上浮;浇注砼前,要安放好导筒,要再次检查孔底渗水量,渗水量过大,要采用水下砼浇注,如检测需要,可埋设声测管。
  四、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的重要因素是安全控制,施工操作面小,挖孔深度深,不确定因素多,地下水位过高,天气环境恶劣等等因素严重影响挖孔桩施工的安全,安全控制是重中之重。在开挖前,孔周围要用护栏隔离好,施工时孔口边缘不能摆放尖锐的施工用具,孔口处根据现场条件要安全安放网,防止物体落入孔底,如不施工时,护栏要封闭,要将孔口用盖板盖好;挖孔时因孔内潮湿,照明灯电压不能超过36伏,在手动葫芦运渣及吊运护壁模板时,孔上孔内操作人员要密切联系,保持精神高度集中,孔口操作人员一定要将安全带与护栏连接,以防止跌入孔中;挖孔到一定深度时,要经常探测孔底氧气含量及是否有毒气,如氧气含量过低或存在毒气,要在施工前进行通风换气;在排水时,孔底不能有操作人员,如孔底渗水量过大,要停止施工,及时采用井点降水,如碰到流沙等不良地质情况要另行处理,如遇上恶劣天气,要停止施工。
  虽然人工挖孔灌注桩质量容易得到保证,但质量控制仍不能忽视,挖孔过程中桩中心线的控制是关键,一般每次施工时在孔口根据放线定位的坐标将中心线定出,用垂球将中心点引入孔底;护壁模板支撑要到位,如模板有变形要立即矫正,为防止土层坍孔,开挖到位后要立即护壁,每一节开挖和护壁施工不能超过12个小时;护壁砼浇注要密实,连接钢筋要按规范放设,每一节施工时,护壁砼要达到一定强度时方可进行下一节开挖;成孔过程中,如孔深已达到设计要求但孔底承载力不能达到设计要求时,应继续开挖直至满足要求;钢筋笼制作时,笼身尺寸要精确,要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确保钢筋笼能放入孔中,安放钢筋笼及安放导筒要快,以避免孔底岩层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而引起承载力发生变化;灌注桩身砼时,孔内检底工作要做好,如孔底渗水量过大,必须采用水下砼浇注。
  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中的关键是安全和质量控制,施工操作人员必须按照程序执行,相互之间的配合与协调工作很重要,确保了安全与质量,就能体现人工挖孔灌注桩的优势。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xiaoha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