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职业安全健康风险较大的行业之一,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风险分级中定为乙类风险,是认可中强制认证的专业之一。笔者在审核的实践中体会到,危害辨识作为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运行的基础,其辨识的充分性及合理性,是一个组织体系能否持续有效运行并改进绩效的根本问题所在。
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中,“危害”是这样定义的:“危害(hazard):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一个组织危害辨识的数量、深度及广度,是组织中人员安全健康意识的表现之一。很难想象一个只辨识了几条危害的建筑企业,员工的安全健康意识及安全健康素质会达到较高的水平;反之,一个企业如能详尽地辨识出其各类活动、各类场所中所存在的危害,正是组织体系运行基础雄厚之所在,也是组织人员安全健康意识达到相当水平的标志之一。
1 通过识别建筑产品形成与各工序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害来全面识别危害
大的建筑群是由一个个单体建筑组成的,应详尽地辨识出单体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害。而一个单体建筑的形成是由各个分部工程组合而成,分部工程又是由各个分项工程组合而成,分项工程又是由建筑材料通过不同的工序过程而形成的。所以,一个建筑群,都可以分解为一个个小小的工序组合。综上所述,按照不同的施工工序过程中存在的危害来辨识建筑业的风险是可行的,辨识出的危害结果也是可信和比较充分的。
首先,在辨识之初,企业要组织技术人员成立“工序分析组”,对本企业施工过程中的工序进行详尽的分析。在分析各工序的过程中,可以参考一些在目前已成型的施工工艺大全等资料,以便书约工序分析的时间。例如,一个住宅楼,主要由基础、主体、屋面、装修、门窗、水电安装等各个分部组成,基础分部工程的形成过程存在测量放线、地基勘查、挖土方、基础垫层、底板钢筋、底板混凝土等多个工序。按照相同的思路,其它分部工程也都可以分解至多个工序,识别应尽可能详细。
其次,结合组织的实际情况,由技术、材料、安全、卫生等相关职能人员成立“危害辨识组”。结合每一个工序所需要的人员、材料、机具、施工方法、工序形成时所处的工作环境等,即建筑业通常所讲的“人、机、料、法、环”这几个环节入手,分析每一个工序形成过程中以上因素可能造成的危害。下面笔者结合底板混凝土灌注施工工序中存在的危害进行分析。
(1) 人员因素造成的危害:使用身体不健康的人员、不具有相应岗位操作能力的人员、没有经过安全教育培训的人员,发生伤害的情况是比较多见的。
(2) 机具使用中的危害:灌注混凝土的过程中用到的机具有混凝土泵、小推车、铁锹、振动棒、配电箱等。以上每一种工具的使用,在建筑业都发生过相应的伤害,比如混凝土泵运输、组装以及在输送混凝土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小推车使用过程中将人刮倒或碰伤;铁锹铲伤人;振动棒使用过程中的震动以及噪声对操作人员健康的影响和造成的职业病;配电箱使用不符合规定、非电工操作等。
(3) 材料使用中的危害:组成混凝土的主要成分是水泥、石子、砂子、水以及外加剂等。如材料部门在采购的时候未对材料供方做职业安全健康评价,特别是在外加剂的采购方面;使用了不合格的材料;运输过程中存在的危害。
(4) 施工方法及施工措施中存在的危害:如施工方法中无安全健康规定或无该工序危害分析;没有安全交底措施或安全交底措施无针对性、不全面等;对振动棒的使用未做出规定或规定不合理等。
(5) 施工过程中所处环境造成的危害:如高温、低温天气造成施工人员中暑或冻伤;夜间、雨天、大风天气施工,会对人的行为能力造成不同程度的障碍,会出现新的危害因素,在辨识时注意不要遗漏。
(6) 在以上五个方面的辨识过程中,可能存在不同类别的危害交叉出现,要随时记录下来,归并入不同的类别之中,以免遗漏。在辨识一个工序的危害过程中,以上五个方面会起到互相补充的作用,使危害识别的结果更全面、合理和适用。
2 依据国家、行业或地方发布的法规、规范、标准、规定推出危害
我们可以依靠获取的法规,来补充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害识别。比如针对建筑施工用的塔式起重机,辨识危害时结合法规,就会考虑它的生产、运输、安装、验收、使用、拆除、清运出厂等全过程。《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劳安字[1991]8号)、《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94)、《起重机械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使用规范》(GB/T5972-86)、《起重机司机安全技术考核标准》(GB6720-8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86)的规定,无疑都是为了更好地控制塔式起重机产生的危害。这样,就可能将此机械全过程中存在的危害全部辨识出来。以上只是一个例子,对建筑业中的脚手架、临时用电、人员管理等都有相应的法规,如《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等。
3 根据危害控制措施推出危害
每一个建筑企业,在日常的管理活动中有控制本企业安全健康运行的管理措施,如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专项的安全技术方案以及安全技术交底等。企业实际上已对其危害进行了控制,在危害辨识中将归入危害识别的清单即可。
4 对以往事件、事故的调查以及反馈意见的评价作为对危害辨识的补充
每一次事故的发生都有其必然的原因,对于事故产生原因以及事后采取措施的分析,往往又成为预防下一次事故很好的控制手段,又不失为一个比较好的辨识危害的补充途径。
责任编辑:xiao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