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建筑师辅导:大空间砌体结构现浇板的挠度与裂缝控制(二)
来源:优易学  2011-1-12 13:15:05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必须保证混凝土骨料的级配连续,从而控制砼表面水泥浆,减小混凝土的收缩量。采用中细砂,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减小裂缝。由于裂缝主要由水泥的收缩引起的,因此混凝土水灰比应该适当,减少水泥的用量,混凝土水灰比和水泥的用量不应超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表3.4.2的规定。混凝土骨料的含泥量、含粉量不能太大,水泥的质量应该满足设计要求,为此,应该加强材料进场验收制度,所有进场材料均须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2.2准确固定现浇板内上下层钢筋的位置
      如果现浇板内上下层钢筋的位置没有按设计的要求放置,会引起现浇板大量出现裂缝,导致现浇板破坏。最普遍的是由于浇筑现浇板时上部负筋被踩弯、踩倒,造成保护层过厚,承载力下降,混凝土表面水泥浆增多,混凝土收缩量增大,现浇板裂缝变多。最严重的会造成现浇板的强度无法满足要求,导致破坏。因此在浇筑混凝土时必须保证钢筋间距均匀,负筋位置不变,合理布置马道,尽量少踩乃至不踩负筋。
      2.3合理处理管线
      在大空间砌体结构现浇板浇筑时,埋设管线会减小现浇板的有效高度,进而导致现浇板局部产生裂缝。因此在大空间砌体结构现浇板中我们应该尽量少埋设管线,要避免管线在现浇板中交叉、集中布置,管线尽量顺着受力钢筋的方向布置,并且在管线位置处应该采用钢筋网片局部加强,钢筋网为Φ8@150,宽度为450mm。
      1.6加大四周圈梁的截面
      大空间砌体结构现浇板四周的圈梁刚度远远超过现浇板的刚度,对现浇板四周的变形具有相当的约束作用,限制其变形的发生、发展,其原理同前面1.2。如果我们在现浇板中合理配置分布筋的基础上,适当加大四周圈梁的截面,在计算时,我们按四端固定考虑,可以有效限制现浇板饶度和裂缝的发展,使大空间现浇板满足人们的适用性要求。
      1.7其它
      如果以上方法无法满足大空间砌体结构现浇板的饶度和裂缝要求,我们可以采用一些特殊措施迫使大空间砌体结构现浇板满足饶度和裂缝要求。比如:通过采用加预应力的方法,我们可以使现浇板不出现裂缝,减小饶度;对于现浇板饶度问题,我们可以在设计中要求施工时预先起拱,以抵消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饶度;采用井字梁可以减小现浇板的跨度,变大跨为小跨,对减小现浇板的裂缝和饶度也非常有效。
      二、从施工方面着手
     设计与施工的关系正如理论与实际的关系,施工是一个建筑的根本,是建造一幢建筑最关键的环节。没有了施工一切都是纸上谈兵,检验不了设计的合理性。如果不安设计的要求来施工,就不能体现出设计对于建筑在安全性、经济性上面的指导性优势。因此,对于大空间砌体结构现浇板的饶度和裂缝控制问题,我们在把好设计关的同时,必须从施工方面着手来积极控制现浇板饶度和裂缝的发展,使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2.1加强材料的配置和验收
      混凝土成型以后,为保证水泥水化作用的正常进行,防止因为水泥在水化过程中由于缺水而导致水泥水化不完全,造成混凝土表面的无规则开裂,我们必须及时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中明确规定:对已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其加以覆盖和浇水;混凝土的浇水养护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搅拌的混凝土,不得少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润湿状态,混凝土的养护用水应于拌制用水相同。
      2.5其它
     在浇筑上层现浇板时,模板上层支撑应跟下层支撑在同一垂直位置上,这能够防止下层现浇板承受过大弯矩,同时也是为了使支撑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保证上层现浇板的位置准确,从而防止在上层现浇板上产生不必要的附加应力,导致饶度与裂缝的发展。同时为了防止因为混凝土未完全硬化而导致人为破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中亦规定“同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N/mm以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由于混凝土的浇筑、振捣、抹面和二次抹压的人为误差,常常会使现浇板产生一些裂缝,而这些裂缝具有位置不固定,事后如果没有客观现实的施工记录的情况下很难作出正确客观的判断分析的性质。为此,我们应该尽量减少人为误差,采用平板振捣器振捣,两次抹压交活,并保证第二次抹压必须在终凝前进行。

责任编辑:xiaoha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