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扭曲截面承载力计算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一些构件中(如吊车梁、雨篷梁、钢筋混凝土框架边梁等),除受弯受剪外,还受到扭矩的作用,称为受扭构件或扭曲构件。扭曲构件分为纯扭、剪扭、弯扭和弯剪扭等受力情况。在实际工程中,一般都是扭转和弯曲同时发生。受扭截面常见的有矩形截面、T形截面和工字形截面等几种。
1.矩形截面纯扭构件的受扭承载力
在一般工程中,一般由截面核心部分混凝土,横向箍筋和沿构件截面周边均匀分布的纵向钢筋组成的骨架共同承担扭矩的作用。
(1)受扭构件的破坏特征
试验表明,根据受扭钢筋配筋率的不同,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受扭构件的破坏形态分为少筋破坏、适筋破坏和超筋破坏三种类型。
1)少筋破坏。当构件受扭箍筋和纵向钢筋配置数量过少时,在扭矩作用下,在长边中点剪应力最大处形成45º斜裂缝,随后,向相邻的其他两面以45º角延伸,此时,与斜裂缝相交的受扭箍筋和受扭纵筋超过屈服强度或被拉断。最后,在另一长边上形成受压面,随着斜裂缝的开展,受压面混凝土被压碎而破坏。这种破坏与受剪的斜拉破坏相似,属于脆性破坏。在设计中应当避免。为了防止发生这种少筋破坏,规范规定,受扭箍筋和纵向受扭钢筋的配筋率不得小于各自的最小配筋率,并应符合受扭钢筋的构造要求。
2)适筋破坏。当构件受扭钢筋的数量配置适当时,在扭矩作用下,构件将发生许多45º角的斜裂缝。随着扭矩的增加,与主裂缝相交的受扭箍筋和纵向钢筋达到屈服强度,这条裂缝不断开展,并向相邻的两个面延伸,直至另一长边面上受压区的混凝土被压碎而破坏。这种破坏与受弯构件适筋梁相似,属于塑性破坏。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即以这种破坏为依据。
3)超筋破坏。当构件的受扭箍筋和受扭纵向钢筋配置过多时,在扭矩作用下,构件产生许多45º角的斜裂缝。由于受扭钢筋配置过多,构件破坏前钢筋达不到屈服强度,因而斜裂缝宽度不大。构件破朝;是由于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引起的。这种破坏形态与受弯构件的超筋梁相似,属于脆性破坏,设计中应予避免。规范采取限制构件截面尺寸和混凝土强度等级,亦即限制受扭钢筋的最大配筋率来防止超筋破坏。
(2)矩形截面纯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试验表明,构件受扭承载力由混凝土和受扭钢筋两部分的承载力组成。规范规定,矩形截面纯扭构件承载力计算公式为:
式中 ξ——受扭构件纵向钢筋与箍筋的配筋强度比值(亦称纵箍比)。
T—扭矩设计值;
ft——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
Wt——截面受扭塑性抵抗矩;
fyv——受扭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按《混凝土规范》表4.2.3-1中的fy值采用;
Ast1一受扭计算中沿截面周边所配置箍筋的单肢截面面积;
Astl一受扭计算中取对称布置的全部纵向钢筋截面面积;
s——受扭箍筋的间距;
Acor——截面核心部分的面积
Ucor-一截面核心部分的周长。
责任编辑:xiao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