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高品位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二)
来源:优易学  2011-11-28 10:58:02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二是植物品种层次:草地、花卉、灌木、乔木,喜阳植物、喜阴植物,不同季季的植物,都应合理布局。切忌跟风,过多地、过大地营建大型草坪,大种棕榈科植物。应因地制宜,讲究科学。草坪生态效益和造氧功能都比树木低很多,而它的养护费却比树木高3-5倍。而且它的耗水量大,遮阴功能差,尤其是亚热带地区更不宜把大草坪作为主要绿化途径。应选择适合本地生长的植物种类,多种园林当家树、乡土树。适当选用一些外来的、能在本地生长良好的树种来调剂也是可行的。
  3、住区园林应与方便人际交往相结合。
  在住区环境建设中,应注重营造人际交往空间,除文化娱乐场所外,组团绿化空间是理想的方便的人际交往空间,应作为住区园林建设的重点,把它建成既有观赏景观又有交往设施(亭台、桌椅、器具等),又便于居民就近享用的绿化空间。
  城市人住在各自的单元住宅中,老死不相往来,楼上楼下互不相识。在住宅围合组团、庭院中营造优美的环境空间,必然会吸引大量居民,尤其是老人、儿童到此休息、游玩,进而互相交往谈心,对克服“城市病”,尤其是减少老人的孤独感是可以起到重要作用的,应该提倡。
  住宅楼首层架空也是增大人际交往和绿化空间的好办法。可在架空层设置居民休息、健身,老人、儿童活动的设施,种植喜阴的矮科植物和花卉。
  4、利用、改造自然景观与人造山水景观相结合。
  未经开发改造的山岭、荒林、湖水、山塘,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要求,合理的做法应是:有景用景,用景改景,无景造景,天然与人工结合。例如对水面较宽的山塘通过种植、造岛(必要时)、架桥、清污、净化不体等办法可以改造成景色宜人的优美平湖,使住区具有难得的水景。相似的办法也可以把原有的荒山、乱林改造成层次丰富优美的山景、林景。山坡地段可因地制宜地建设房屋,让楼外人看到层层琼楼,为住区增色不少;楼内居民由于楼房的高低差可更多地观赏楼外景观,比平地建楼更胜一筹。
  人造景观在住区甚有用武之地,湖面、泳池、小河、山溪、瀑布、涌泉、假山、亭台、拱桥、连廊……都可人造,但要求造有水平,不落俗。有个住区本来无河无湖,但投入1000多万元资金开挖宽达30多万平方米的人工湖,并对湖滨、湖中、小岛等进行绿化、美化,设置游乐、体育设施,住区环境大为改观,湖滨住宅成了畅销房。
  5、发展立体绿化,营造空中景观。
  这是有效增大住区绿化面积,改善环境,美化住区的重要措施之一。立体绿化通常有阳台的花卉、盆景,墙面的攀悬植物,天台的花卉、藤类瓜果。还可以在高楼之间的连接桥和平台,以及高楼中间的架空层营造空中花园。在房屋的一切可以利用的地方都绿化起来,其绿色效果必然更为显著。
  立体绿化的另一方面是植物的种植立体化,把乔木、灌木、花卉的种植形成有层次的立体景观。一些住区地处城郊大道旁,更应在住区边缘种植一层或几怪乔木、灌木,阻隔噪音和尘土。
  6、住区绿化与体育活动场地结合。
  根据住区居民对体育活动的需求,除建硬地运动场外,还可兴建一些草地运动场,如微型高尔夫球场、草地滚球场。这种既增大绿化面积,又增加居民体育活动场所的做法是一举两得的,值得积极提倡。
  7、住区园林应力求美、静、净、洁。
  住区各类景观布置和小品、雕塑等,都应由专家设计,使之具有高品位构思和艺术水平。住区的景观要美,环境要静,噪音要小,水面要净,空气要洁。机动车辆的噪音、废气应减少到最低限度。不论大、小水面都应常年洁净,防止变成污水塘、“龙须沟”。流水、瀑布、涌泉尽可能循环使用,并使其起到涤净尘埃、净化空气的作用。提倡使用双管分质供水体系,直饮水供到住家,并同非饮用水分开供应。
  8、住宅绿化应合理控制成本,减轻居民负担。
  住区应对过大规模的、过高档次的和过大成本的绿化项目,加以控制。要根据社会和居民的经济水平营造景观环境和服务环境。设计过宽的草坪,种植名贵的树种和百年老树,建造过大的会所及超豪华的装修,都会明显增加商品房成本和物业管理费开支,应从减轻居民经济负担出发,合理设计景观和设施。
  9、居住环境的优化必须有丰富社区文化支撑。
  一是住区各种园林景观的设计,必须具有我国传统文化内涵,显现中国式的诗情画意。
  二是住区应为居民组织各式多样的文化、教育、体育、娱乐活动,使他们不但能观赏、享受优美园林景观,而且能参与吟诗、作画、歌唱、健身、表演、娱乐……,得到高尚的精神享受。
  三是住宅环境的优化,必须有高水平的物业管理相配合,在住区管理、服务中,在社区组织的各类文化活动中,培养、提高居民及其子女的道德情操和文化艺术素质。
  四、住宅小区的智能化建设与新科技应用
  高品位住宅小区应积极应用新科技,逐步实施智能化建设。
  根据建设部1999年4月制定的《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技术示范工程建设大纲》对示范小区的要求,优秀小区、高品位小区至少应达到示范工程技术含量的普及型,进而向先进型、领先型发展。普及型的功能要求是:
  ①设立计算机自动化管理中心;
  ②水、电、气、热等自动计量、收费;
  ③住宅小区封闭,实行安全防范系统自动化监控管理;
  ④住宅的火灾、有害气体泄漏等实行自动报警;
  ⑤住宅设置紧急呼叫系统;来源:考
  ⑥对住宅小区的关键设备、设施实行集中管理,对其运行状态实施远程监控。
  先进型的功能要求除了要达到普及型全部功能外,还要做到:小区与城市区域联网;住户通过网络终端实施医疗、文娱、商业等公共服务和费用自动结算;住户通过家庭电脑阅读电子书籍和出版物等。
  领先型除达到上述要求外还要求:小区开发建设应用HI-CIMS技术,实施小区开发生命周期的现代信息集成系统,达到住宅小区建设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缩短工期、有效管理、改善环境的目标。增强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力度,保障有效供应,加速住宅建设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目前已有一些住宅小区达到或基本达到普及型或领先型智能化功能要求。比如,深圳梅林一村实施家庭智能化系统,以智能数据终端、红外线探测器、紧急按扭、煤气泄漏报警器、门磁、自动门锁、智能水表、电表、煤气表等组成全套住户室内防盗防抢系统、远程抄表(三表)系统、紧急求助系统、煤气泄漏探测系统、室内计算机网络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电子巡更系统、室外摄像监控系统。而且为住户预留以下智能化功能:室内电器自动控制和防火系统、股票操作系统、视频点播系统、电视门铃系统、车辆出入口管理系统、路灯自动控制系统等。其中能确保居住安全的系统已经做到:当住宅发生盗警、火警、煤气泄漏、发生异常(如进屋打劫)时,住宅里的声光报警系统避动,信号即行传输到智能管理中心,在管理中心计算机监控屏幕上的住户地图相应部位出现声光报警和显示具体地点、住户,并即行通知相应人员赶赴现场解危、除险。
  广州保利花园小区在使用“四新”和推行智能化建设方面也取得显著成绩。他们以科技为先导,广泛应用建设部推广的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把建筑体系、部品体系中先进的成套技术集成运用,对传统住宅建设技术进行改造,实行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这个小区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主要有:异形框架柱、隐形梁、水泥珍珠岩块(用于隔热)、聚胺脂防水涂料、环保型赫利斯矿物涂料(用于外墙)、镀膜铝合金窗、暗管暗线、下水管走户外、集中供热水管、新型PVC(UPVC)及铝塑复合管(上下水管)、节能便器、声光控开关和节能灯具,厨卫采用整体标准化设计装修技术。该小区还按15年不落后的要求进行智能化建设,采用国家三星级小区智能化综合布线,以先进的光纤、交换网络平台为基础,综合运用Computer、Communication、Contnol、CRT四项技术,实现主干千兆、百兆到楼、十兆交换到户。每户安装煤气泄漏报警系统和家庭智能控制器。所有业主、住户都配IC卡,用于通行、消费、购物、停车、转帐交费。在小区四周及区内交通道、中心绿地、社区中心、学校周围都设红外线探测器、探照灯、摄像监视点、电子警察,做到小区无死角、无漏巡,确保安全。小区还设有“电子保姆”可帮住户在回家前5分钟打开空调,代买菜、订餐,或呼叫社区服务人员上门服务(包括家务劳动),还可帮住户安排播放VCD电影、名曲。
  丽江花园于1999年在小区内建立光纤宽带网络信息平台,计划在2002年前完成整个小区的网络化,使所有住宅和商铺实现宽带上网功能,促进住区生活的现代化。
  东莞东泰花园中心区,于1999年9月被建设部列为“全国智能化住宅小区”,投资1500万元实施住区安全保障、磁监控报警、煤气泄漏报警、家庭股票交易、三表自动计量、网上购物、急病救援、网络选看节目、物业管理系统……等等。这个住区的智能化试点正在积极发展,已取得初步成果。
  总的来说,住区智能化主要向三个系统发展,一是家庭智能控制系统。除上述一些小区已实施的项目之外,还有电话线被切断与防破坏报警、系统报警自动强制占线、遥控护理与紧急呼救、家庭安全状态与报警准确性确认、程序自动化功能、远程遥控功能、红外线遥控调节功能、电源远程控制及调光功能、电子声音邮件信箱、住户信息管理、报修管理等等;二是住区综合信息服务。主要有休闲娱乐信息、购物信息、日常资讯发布、生活时尚推介、用户意见反馈、医疗卫生常识、远程医疗诊断、居民求助信息……;三是物业管理系统。主要有供电、公共区照明、给排水、电梯运行、电视、停车库等的监控、管理,出入口及巡更控制,报修、收费管理,社区服务等等。
  在住区智能化发展中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按照适用性、可靠性、先进性、可行性、标准化、可扩充性的要求,从实际出发,按适当超前原则谨慎选择和确定智能项目。对技术的成熟程度、投资多少,运行收费等都应认真研究、测算,再作确定。一些运行收费较高、暂时与居民经济能力不适应的项目,可预留选项,逐步发展。
  在新技术推广中,有些与居民健康直接关联的项目如住区直饮水工程应在住宅小区中积极推行。广州奥林匹克花园2000年7月向小区全体住户开通全天修管道直饮水。这项目是运用膜分离技术和有关的先进净化工艺对原水进行深道处理,保留部分人体所需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再通过新型卫生管材和先进配水方式输送到各家各户。供水采用循环系统,水在管网中不断循环回流和处理,每循环一次消毒三次,以确保水质新鲜、卫生。该小区供应的直饮水经卫生防疫站按国家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进行检验,全部项目合格。这项工程也适合居民的经济承受能力,一次过的开通费为每户2000元,日常饮水每升0.3元,一个4口之家每月约需60元。奥林匹克花园小区全体住户都接受了这项直饮水。这项技术适应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用水标准的要求,又与广东省政府要实施的分质供水计划接轨,值得在住宅小区尤其在高品位住区积极推行。
  住区的生活用水宜采用分流制,除直饮水外,一般生活用水与绿化、冲厕等用水分流供应。小区的生活污水和其他污水经净化后用于绿化和厕所冲洗,以节约水资源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这些技术对提供住区的环境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sealion1986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