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城市与规划随想(二)
来源:优易学  2011-10-23 9:54:23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规划的传统是由上到下,由大到小。大都会指导下属的城市。大都会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维持和恢复大都会市中心为主要任务——无论是交通网络、基础设施、就业所在、文娱场所都以大都会的市中心区为重心。市中心区的等级最高,距离中心越远的等级越低。当然,也有“地域性中心”,但在规划理论上它们的作用是弥补大都会外围地区购物和娱乐的不足,而不是与中心区对峙,削弱中心的重要性。但边沿城市的现象就完全不同,在功能上和观感上它们都是独立和自足的。比百多年前霍华德的花园城市还要强。
  从70年代末期,北美各大都会都开始改造市中心区,意图是把搬到郊区的工商业和居民拉回来。表面看来有不少成功例子。很多旧中心区恢复繁荣,吸引很多商业、金融、娱乐和其他服务行业以及年轻的专业人士,特别是单身和没有孩子的家庭。但我认为旧中心的“复苏”不等于边沿城市的末落。大都会中心区和边沿城市的关系再不是竞争的关系,但也不是互助的关系,而是两套共存的不同的城市体系。这也代表了资本主义社会里城市与其腹地之间关系的彻底解体———城市不再是其腹地的凝聚(人才与物资),腹地也不再供应城市的需求(空间、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农粮副食等)。
  我相信大都会中心区再不是规划的重点。将来大都会规划会是同等级但不同功能的城市合作性的规划。优点是大家都明白彼此功能不同,而没有互相竞争的必要。问题是等级没有了,边沿城市与大都会中心能否合作?由谁来开启和领导规划?规划些什么?
  当然,北美的大都会是由个别独立城市组成,互相竞争是很难避免的,协调是困难的。相对来说,中国的大都会仍是一元化、一个政府、一个方向。可是,我们不要轻视市场经济的力量。如果每个工人都追求最好的职位和收入,而每个雇主都想把办公楼和工厂设在就近劳动力的地方;每个消费者都想有最便宜、最多种类和最方便的消费,而每个老板都想把店子设在就近顾客的地方,再加上普及小汽车,那么大都会城市一定会按这些规律而“分裂”。只要不是恶性分裂,不互相掠夺,就不是件坏事。虽然中国的大都会在体制上是一元化,但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需要和理想各有不同,城市用地和耕地的产权制度有别,各区各县的经济结构和政治力量也各有强弱,如果规划未能很好的协调,竞争和掠夺还是会出现的。中国在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必须面对这种挑战,关键仍是控制城市规模。
  2、大与小
  我住在京士顿市,人口只有11万,是座有300年历史的旧城。每天走路上班,沿途都是小平房,家家有草坪和花园,路旁都是树,中间有医院、学校、教堂。路上不认识的人也会叫声早。中途有一处是小孩上学过马路的地方。一个老人负责他们的安全,我会和他聊几句。迎面来的公车司机多是认得的,也会扬手打招呼。这是典型的小城的节奏和人情味。
  我住过香港、多伦多、波士顿等大城市。对它们的物质环境也颇为熟悉,也有些亲切感。但对它们的人际环境就有些戒心,肯定不会在街上与不认识的人打招呼。当然,我们不应把“小城风光”浪漫化。无论大城小镇甚至小乡村,凡是聚居之地,凡是人与人的接触,很难避免有纠纷和矛盾。但我相信纠纷和矛盾的性质和其尖锐程度与城市的大小有密切关系。
  不要轻看那几声“早上好”,那几分钟漫步。这象征着人际关系的安详及人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和谐,是高度的精神文明。人是很奇怪的动物,既要刺激、热闹和变化,也要安全、稳定和熟悉。百多年来,城市学家都在探索这些因素的理想组合。远有霍华德的花园城市,近有加诺的边沿城市。我认为城市都会化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仍可以在大都会里创造有个性、合理规模的“小城市”。花园城市有被重新考虑的价值。
  霍华德的花园城市是工人阶级以合资、合作方式购买土地,在大都会外围创造一个个自立的理想生活与生产环 境。花 园 城 市 占 地6010英 亩(约2400ha),半径两哩(3km)不到。市区部分是1000英亩(约400ha),3/4哩(1.2km)半径。外围5000英亩(约2000ha)是大农庄和牧场。城市的最中心是中央公园。它的四周是公共建筑和文娱、政府、医院等以及商业 区。城市人口为30000(另外2000 农民),共5500户,每户平均用地是2000平方 (约180M^2)。到处都是公园和休憩的地方。再外边是工厂和仓库区。
  霍华德是个典型的19世纪英国式社会改革家。他想综合城与乡在创造身心健康、舒适环境与经济效率中各有的优势,去建立一个 既 是“花园”(包括了农庄与牧场),又是“城市”的理想环境。在这种环境里,城市与其腹地(乡)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从面积与人口计算,花园城市是个步行的城市。从外围到中心步行需时45分钟(3km)。相对来说,边沿城市是车的城市(15分钟车程,25万人口),是现代北美大都会的特色,反映了资本主义自由竞争下城市与其腹地的解体。
  中国城市都会化是很难避免的。在这个过程中,花园城市虽是种理想,在今天的人口压力和经济情况下是不可能发生的。而边沿城市是极有可能产生的,但它的影响与后果很不理想。这两个出自西方社会的方向反映出一个真理——当城市化达到大都会程度时,就会出现分化的现象。我们可称之为“大都会的小城化”。霍华德的花园城市理想当然是主观的,但不是无稽的。花园城市的概念得到高度的赞同(虽然没有什么实质的赞助),证明他的观察和建议确实是抓住了问题的症结。边沿城市是客观的事实,无形的经济规律与人类心态透过工商企业老板和开发商人选择到何处做生意、建大楼和进行开发以及千百万市民选择到什么地方住,什么地方玩,什么地方买东西,孵育出一个个在大都会外围的新城市。
  无论从主观或客观上看,大都会的“小城化”有两个条件:45分钟的半径和有个性的中心。花园城市和边沿城市都满足这两个条件,但方式不同。边沿城市是车的城 市——45分钟车程,核心是巨形的购物中心和商业大楼,服务范围是25万人,它不是规划出来的,完全是商业社会的产品——为老板们制造最好的赚钱机会。核心区外面的路网又宽又快,尽量方便车行,藉此扩大市场范围。但核心区内的设计则尽量方便行人,限制汽车便于顾客在区内多花钱。在这种建立在纯商业价值上的城市,市民只是顾客。核心区外是车的天下,每户人家最少有一至两辆车。一出门就开车(有车房的甚至可以在屋内就上车),一上路就风驰电掣,直驶核心区。哪有机会走走路,闻闻沿途的花香,叫声早上好,打打招呼?这又怎能制造邻里感情,怎能使人对周围环境产生共鸣?核心区,特别是商场的确是为行人设的,确实是热闹,吃、唱、玩齐全,买东西应有尽有。但环境的设计并不是为了方便走路,而是要把顾客带到买东西的地方去,并把他们留在那里消费。买完了东西或玩完了就开车回家,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地方,开店的也没有意思留你。店铺关门后到处空洞洞、冷清清,简直是危险地带,加上核心区内都是大公司、大企业、大商场和连锁店,不是当地的资本也没有地方色彩,这样的地方怎能使人有归属感?
  感情是通过接触而产生的,是需要时间来培养的。坐在车厢内,开上几十里的时速,隔着玻璃看的世界,又怎能象触摸到的世界那么实在和真切?建立在消费和职业上的关系又怎会象没有利益关系的接触那么平实和真挚?
  花园城市是人的城市——45分钟脚程,核心是综合性的公共建筑和商业区,服务范围3万人。它与边沿城市不同,霍华德想全面照顾市民在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但是,花园城中完全是理论上的设想。很多人都说它是好想法,却从没有人把这想法完整的实施。问题是霍华德提出的以工人组 织,用合资、合作方式购买土地,开发城市,不符合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运作的规律,难以实现。而且,现代大都会动辄一千几百万人口,很难让几万人的小城市在它里面独立生存。
  但是,这种理想可以有另外一套表现方式,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去实现。大都会里有很多的“区”。它们虽然不是独立的城市,但它们的轮廓分明,各有特性、各有历史。最主要的是区内的几万到几十万居民都有归属感。很多人生于此,长于此,老于此,区就是他们的宇宙。在“区市民”的心中,区的界线是很清楚的,区内的一草一木都是“属于”他们的,而他们也是“属于”这个区的。我们规划人员应该把这些区看作大都会里面的“小城市”,培育它们,使它们健康、茂盛。
  通过规划,我们可以使区内的环境能够满足“区市民”在物质和精神上大部分的需要。我相信“脚程”是个很好的规划指标。一切生活和工作所需都应通过步行得到。距离极限是45分钟,这不是指区内市民不能到区外工作、购物和娱乐,而是指他们应当可以在区内找到满足,没有必要跑到外面。因此,区的性能和环境应该直接地、正确地反映“区市民”的特性和愿望。举例说,回民区就应有回民的特性,大学区就应有学生的特性。
  这与简。雅各布的说法有异。她建议每一个区都应该是多元的,多功能的。她强调区内多样化。但如果每区都是多样化,区与区之间就是同样化了。我建议各区应各有特性。但在区内则应强调同类相处的和谐生活。也就是说,区 内单元化,区与区之间多样化。我相信同类共处最能促进互相交往,最能创造共同环境。同样地,我们对周围环境要日久熟悉后才会产生感情,才会去欣赏它,珍惜它。像老朋友一样,它的暇疵变成了缺陷美,它给我们的不便和困难变成了它的特有性格。无论是人与人之间或人与环境之间,接触多了,密切了,长久了,才可能有认识,才可能有认同,才可能有归属。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sealion1986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