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最新城市规划实务预测试题(二)
来源:优易学  2011-10-14 10:15:51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23.选项C属于中心城区规划的内容。选项B和选项C都属于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第一条"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纲要"的内容。
27.
根据《城市用地分类和城市建设用地标准》,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应包括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规划人均单项建设用地指标和规划建设用地结构三部分。其中,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的分级如下表所示。

新建城市的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宜在第级内确定;当城市的发展用地偏紧时,可在第级内确定。首都和经济特区城市的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宜在第级内确定;当经济特区城市的发展用地偏紧时,可在第级内确定。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中地多人少的城市,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但不得大于150m2k.
28.
城市用地的评价包括自然条件评价、建设条件评价、社会环境评价。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工程地质、水文、气候和地形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属于自然条件评价。
29.
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强制性内容分别如下。
市域内必须控制开发的地域的强制性内容包括:风景名胜区,湿地、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地下矿产资源分布地区。城市建设用地的强制性内容包括:规划期限内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规模、发展方向,根据建设用地评价确定的土地使用限制性规定;城市各类园林和绿地的具体布局。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强制性内容包括:城市主干道的走向、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走向、大型停车场布局;城市取水口及其保护区范围、给水和排水主管网的布局;电厂位置、大型变电站位置、燃气储气罐站位置;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强制性内容包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确定的具体控制指标和规定;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建筑群、重要地下文物埋藏区的具体位置和界线。城市防灾工程的强制性内容包括:城市防洪标准、防洪堤走向;城市抗震与消防疏散通道;城市人防设施布局;地质灾害防护规定。近期建设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近期建设用地的具体位置和范围;近期内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风景资源的具体措施。
31.
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内容包括:按组群方式布置工业企业,形成工业区;按居住区、。居住小区等组成梯级布置,形成城市生活居住区;配合城市各功能要素,组织城市绿化系统,建立各级休憩与游乐场所;按居民工作、居住、游憩等活动的特点,形成城市的公共活动中心体系;交通性质和交通速度,划分城市道路的类别,形成城市道路交通体系。科技中心、展览中心、会议中心等都属于公共活动中心。它们通常都在城市居民活动十分频繁的地方,处于城市主要公共建筑物最为集中的地段,是城市居民进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公共生活的中心。
37.
《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第十条规定,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完成后,由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并报城市人民政府;城市人民政府批准近期建设规划前,必须征求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意见;批准后的近期建设规划应当报总体规划审批机关备案,其中国务院审批总体规划的城市,报建设部备案。
38.
《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第五条的规定,编制近期建设规划,必须遵循下述原则:处理好近期建设与长远发展,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条件的关系,注重生态环境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协调,符合资源、环境、财力的实际条件,并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坚持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维护公共利益,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改善人居环境;严格依据城市总体规划,不得违背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44.
城市用地的功能组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城乡统一,点面结合;功能明确,重点安排;结构清晰,内外交通便捷;阶段配合协调,留有发展余地。
50.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指导性指标包括:用地性质;建筑密度(建筑基底总面积/地块面积);建筑控制高度;容积率(建筑总面积/地块面积);绿地率(绿地总面积/地块面积);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
53.
危险品仓库(易燃易爆品、剧毒品)是特种仓库的一种,它必须布置在城市远郊的独立地段的专门用地上,并要与使用单位所在位置方向一致,以避免运输时穿越城市。
54.
城市综合交通涵盖了城市中及与城市相关的各种交通形式。从形式上,可分为地上交通、地下交通、路面交通、轨道交通、水上交通。从运输性质上,可分为客运交通和货运交通两大部分。从交通位置上,可分为道路路上的交通和道路外的交通。
59.
室外给水管网的布置及定线原则包括:管道的干管布置的主要方向应按供水主要流向延伸;为了保证供水安全可靠,按照主要流向布置几条平行的干管,间距500800m;干管之间用连接管连接,间距800100m管道的干管一般按规划道路布置,尽量避免在高级路面或重要道路下通过;管道的干管应尽可能布置在高地,增加管道的供水安全性;管道的干管的布置应考虑发展和分期设置的要求,并留有余地。
63.
城市的等级和防洪标准如下表所示。

65.
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第7.3.5.1条规定,地震设防的城市,应保证震后城市道路和对外公路的交通畅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干路两侧的高层建筑应由道路红线向后退10——15m新规划的压力主干管不宜设在快速路和主干路的车行道下面;路面宜采用柔性路面;道路立体交叉口宜采用下穿式;道路网中宜设置小广场和空地,并应结合道路两侧的绿地,划定疏散避难用地。另外,7度地震设防的城市每个方向应有不少于两条对外放射的道路。

 << 上一页  [11] [12] [13] 下一页

责任编辑:sealion1986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