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销售市场仍大有可为
来源:优易学  2010-1-6 10:15:29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2008年以来,突然的市场转向使很多房地产企业措手不及,很多人把市场回暖的希望寄托在宏观经济周期和政府的救市政策上。但在经济下行周期就只有撤出房地产市场这一条路吗?房地产业没有了政府的政策救市,是不是只能坐以待毙?
    其实房地产业生来就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经济周期会一直伴随着它。市场下行周期时,求人不如求己。正所谓“求市长”不如“求市场”。
    房市的“非均衡性”分布
    从市场上能否找到出路呢?回答是肯定的。笔者分析近些年房地产市场销售数据发现,房地产市场呈现“非均衡性”分布。具体表现为:少数企业占有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少数户型吸引了绝大多数的销售量;少数客户贡献着绝大多数的利润。由于市场分布的“非均衡性”,很多企业未能认准市场的“云图”,不知道哪块“云彩”会下雨,想当然地设计产品,大概其地定位客户,撞大运式地销售,从而引发了另一个共性,形成一个销售期加长的“拖尾”现象。不能速战速决,成本加大,侵蚀了利润。
    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近三年全区新建商品房上市面积从2006年的近1000万平方米,降到2007年的430万平方米,再降到2008年的250万平方米。从销售面积看,2006年销售面积为144万平方米,2008年只有93万平方米了。不论是从供应还是从需求看,市场均呈下降趋势。市场容量缩小了,进入企业的数量也在缩减,从入市企业数量分析,2006年有50家企业入市,2007年有40家企业入市,2008年有31家企业入市。总而言之,市场不容乐观是不争的事实。
    然而,通过观察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发现,2006年50家企业销售了大约1.4万套住宅,其中硕和地产公司的销售量占总体销售量的8.45%。2007年新入市加上仍在销的企业68家,共销售了约2万套住宅,其中新天朝来房地产开发公司的销售量占总销售量的8.74%。2008年共有新老企业69家有项目在售,北辰实业的销售占总销售的比例是10.83%。也就是说,最好的企业销售份额可以达到总体市场的8%~10%的份额,即一成左右。同样的区域,同样的年份,同样的宏观市场环境,最差的企业市场占有率才不到0.01%,两者业绩相差一百倍。
    这说明什么呢?项目销售好坏与市场大环境有关,但与企业的销售能力、产品的设计、客户定位能力关系更大。同时,市场从来不是均匀分布的,少量优秀企业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而大量的中小企业则只能竞争较小的市场份额。
    同一个区域、同一个时段,北京市朝阳区2006年43%的企业合计占市场份额的80%以上,2007年47%的企业合计占市场份额的80%以上,2008年30%的企业合计占有80%以上市场份额。
    在经济学中,贫富差别是用洛伦兹曲线来描述的,洛伦兹曲线与对角线围成的面积越大,基尼系数越大,说明贫富差别越大。根据洛伦兹曲线的原理,我们可以构造房地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与企业数量的关系曲线,并根据曲线的经验公式计算各年度企业市场占有份额的基尼系数。计算结果表明,2006年基尼系数为0.50,2007年基尼系数为0.49,2008年基尼系数为0.65。2008年基尼系数的增加说明,在市场环境好的时候,企业都有生存的机会,而在危机时期,只有少数企业能够生存。不仅如此,有实力的企业生存环境甚至会更好,而一般的企业生存环境却更加不利了。
    从市场找出路
    有实力的企业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而没有实力的企业则面临越来越小的市场空间,因而竞争愈加惨烈。
    从市场总量看,房地产企业面临的空间缩小了,但分析市场结构可以发现,对于有实力的企业来说,市场空间是扩大了。它们可以以差异定位的方式,隔离出属于自己的较大市场空间,在价格策略、产品设计、客户定位及广告宣传策略上都有“长袖善舞”的舞台。同时,这也说明如果能认清市场,提高市场定位和适应能力,其他房地产企业同样能有一番作为。
    在同一区域,同一时段,不同企业找到的出路是不同的。同样的时空环境对不同企业而言是危险还是机会,关键在于企业自身实力的区分。这种实力不仅仅指如开发规模、资金数量等硬件,还包括市场适应力这种软实力。这种适应力主要表现在对市场的把握能力、识别能力、应变能力。有了这些软实力,小企业也会有大市场,小项目也能有高利润率。
    同样的市场环境,有的企业认真研究市场定位,对客户进行细分,研究不同客户的需求,设计出适销对路的户型。从以往的销售数据分析中不难发现,由面积(N1)、价格(N2)、户型(N3)这三个指标可以形成(N1*N2*N3)!种产品组合,然而真正获得80%以上销售额的产品户型只有五六种。企业如果不认真研究客户需求,比如有些企业生产出160平方米的一室一厅、30平方米的复式结构、200平方米的“其他户型”,实际上就是把半成品卖给了客户。
    由于产品设计不符合客户的需求,就必然加长销售的时间,从多数企业的销售进程中我们很容易发现“拖尾”现象。一般来说,企业各类产品的平均销售周期不超过1年,80%以上的户型在半年内就能销售一空,但剩下的20%户型,可能使销售期延长到3年。在后2年中,还不得不打广告,从而侵蚀了整个项目的利润。图2就是关于一些项目的销售进程情况。除了开盘的几天,日均销售量在几十套,甚至上百套,之后日均销售量皆只有10套以下,很多项目甚至一年也卖不到10套。而这样的企业不在少数,“拖尾”现象比比皆是。在一些地方的区县,有两成以上的企业,一年卖不出10套房,销售周期拉得很长。 
    从上图可以看出,不同企业日销售量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企业,日销售量也有很大差距。最好的企业日均销量能达9.2套,有的企业日均销售4.48套,日均销售1套以上的有35个企业,日均销售不到1套的企业有50个。实力不同的企业销售速度差异很大,说明企业还有需要提高的空间。而同一个项目在销售进程中自身销售速度的差异就更加耐人寻味了。
    这说明,企业在销售速度的提高方面还有很大可改进空间。也就是说,过去几年,房地产企业的销售、设计、策划环节的工作并没有发挥出最好的水平,甚至处在一种非最佳的、随意的、低水平状态。销售速度的滞后不能仅归因于销售环节,产品、客户、市场的客观因素确实存在。但企业之间如此大差距的事实也只能说明,一般的房地产企业无论是在产品设计、市场调查研究还是销售环节的工作都没有到位。
    如果地产企业都能对消费者带有一份责任,对市场多一些敬畏,真正做好市场研究,精心设计产品,真诚地提供销售服务,房地产业还是可以寻找到突出危机的出路的。

责任编辑:wangpeng6151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