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经验:从机关档案工作角度看文书工作的规范化
来源:优易学  2011-7-1 12:46:56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职业书店

  三、文件材料归档不及时。
  《中国GCD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规定文件材料归档按《机关档案工作条例》规定执行,即:“机关文书部门一般应在第二年上半年向档案部门移交档案。”从执行情况看,常有不按规定办的情况发生,有的单位文书部门交出已经过去好几年的零散的重要文件材料;由于不按时归档,造成档案室的同志返工拆卷,重新整理,修改案卷、卷内文件目录,浪费人力和物力,又影响档案利用。
  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领导重视不够。一方面,负责文书工作的领导,他既是领导又是工作人员,领导本身就产生一些文书,领导不按规定办,下面的工作人员又不便对领导提出要求。另一方面,领导有责任督促检查文书规范化问题,但没有认真履行其职责。
  二是机关文书人员对档案工作了解不够。从事文书工作的同志对《中国GCD机关公文处理条例》的学习是认真的,但在执行中偏重于文字及内容的规范,而忽视了档案工作对文书立卷的要求。如:有的同志认为,党委常委会议记录等非常重要的文件,只要保存二三年就行了。这是因不了解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所致。另外,还有一些办文的同志认为,文书立卷工作是档案部门的事,不是自己的职责范围,违背了《中国GCD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中关于坚持文书处理部门立卷的要求,所以,有的同志只图个人方利用,将自己办理的应当归档的文件材料留下来,没有考虑到这样做将给档案工作增添很多麻烦。
  三是档案部门指导不力。《机关档案工作条例》规定,机关档案部门要对本机关文书部门或业务部门文件材料的归档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有的单位档案部门强调文书处理部门立卷,放弃指导,发现档案中存在不规范的问题不及时反馈,予以纠正。加上文书立卷人员更换频繁,业务不熟,使得文书工作不规范的问题一直影响着档案工作顺利进行。
  从档案工作中发现文书工作确实存在不够规范的问题,如何加以解决,我们认为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
  一、加强领导。任何工作都离不开领导的支持。文书工作规范化更是如此。一是领导参加会议、办理事务、解决各种问题形成的重要文件材料,这些文件材料反映了一个单位的主要职能,也是一个单位档案工作的重点,需要领导同志带头来规范。这部分文件材料规范了,可以说这个单位文书工作规范化的重点解决了。二是领导加强督促检查,及时总结经验,对先进的进行推广,存在问题及时纠正。为了确保归档材料的齐全,领导在安排布置工作的同时,要布置文件材料(包括音像、照片)的归档工作。比如召开重要会议,决定的重要事项,领导应要求文书人员作出记录和纪要,如若不规范,呈送领导审批时,要指出并纠正。三是领导要关心文书人员素质的提高。要创造条件,给予学习的机会,提高文书人员的工作水平,从根本上解决文书工作规范化问题。
  二、坚持执行制度。要实现文书工作规范化,必须做到“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我们认为,现在,党和国家对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已制订了许多规定,中央办公厅已制定并印发《中国GCD公文处理条例》和《机关档案工作条例》,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国家档案局也制定了《机关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这些法律、条例的制定,说明文书工作规范化已经有规可循,关键是落实,也就是说不但要有规矩,而且应该懂规矩、守规矩,克服随心所欲的习惯,培养一种严谨的工作作风。
  三、开展评比竞赛。开展评比竞赛是一种推动工作的有效方法。为了实现文书工作规范化,适当开展检查评比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机关单位的文书部门可以根据有关规定,联系实际,制定出文书工作或文书立卷工作竞赛方案,依据一定的规则,制定评分标准,通过检查、竞赛、评比。评出先进,给予通报表彰,并给予适当物资奖励。运用检查评比的好处在于,可以互通情况、交流经验、发现不足,激励先进,促进后进,达到促进文书工作规范化的目的。
  四、组织培训和学习。秘书部门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取决于其工作人员的素质高低,一名秘书工作者受教育的多少、深浅,直接影响其业务水平的高低。特别是机关实现办公自动化后文书工作的手段、工作方式、方法都随之而改变,要适应这种变化,文书人员就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我们认为,机关单位秘书部门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文书人员的素质状况,区别不同情况,组织学习,可以进行脱产或不脱产的短期培训,系统地学习,这有利于全面提高秘书人员素质。也可以进行业务研讨,干中学,边干边学,在实践中提高秘书人员的水平。对于大多数秘书人员来说,主要是自学。总之,采取多种形式抓业务学习,从根本上解决文书工作规范化的问题,从而促进档案工作的发展。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张瑶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