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经验:关于档案保密管理问题的调查思考
来源:优易学  2011-7-1 12:45:48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职业书店
  档案保密牵涉到档案、保密两部法律,关系到档案、保密两方面工作,影响到档案、保密两个部门,正确处理保守国家秘密与开放档案的关系,积极寻求两者之间的最佳结合点,维护档案保密安全,确保党和国家利益不受损害,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的一个现实课题。
  一、现状与问题
  实现档案工作与保密工作的有机结合,必须正视档案保密管理的现状,坚持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协调和处理好档案和保密之间的关系问题。
  (一)立卷归档和文档保密的不相适应。在实际工作中,传统的立卷归档一般采取的是“四分法”,其中就忽略了一个保密的要素,以致于在技术操作上没有把涉密文件资料和非密级文件资料区分出来,两种归档材料混合在一个案卷里面。事实上,我们翻阅以往的档案,就不难发现夹存有相当一部分涉密文件资料。而且从案卷卷面看,没有依据保密要求标准出来卷中文件的最高密级,不能十分醒目地体现涉密文档的标志,这就无形之中给档案的提供和利用带来一些麻烦,形成档案和保密的关系脱节。尽管现代立卷归档新办法实施以后,采取单份文件资料作为一个案卷并标一个卷号,这种方式虽有一定的优越性,但是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和处理好密与非密的档案资料的关系。此,有关部门应当引起重视,认真研究解决。
  (二)档案利用和文档保密的相互衔接不紧。1991年9月国家档案局、国家保密局联合印发《各级国家档案馆藏档案解密和划分控制使用范围的暂行规定》,应当说这个文件的出台对于抓好档案保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从档案利用的现状来看,档案部门为了充分挖掘档案资料,提高档案资料的使用效益,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紧紧围绕“开放档案”作文章,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档案利用工作收效明显,这一点无可非议。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有的地方、单位由于档案管理人员保密意识不是很强,向外提供档案资料时容易忽视案卷中的涉密文件资料,难以从严划分和控制涉密档案的使用范围。比如,某单位同志因工作需要借阅一本档案,而这本档案中存有几份涉密文件,用什么办法控制不汇密,显然就有隐患和漏洞,极有可能让个别窃密分子有可乘之机。实际上,这就是涉密文件资料与一般内部文件资料混合立卷归档所产生的弊端。
  (三)档案部门和保密部门的责任取向不一致。在具体工作中,档案部门更注重档案的利用和管理,而保密部门关心的是每个单位的档案室、每一个档案案卷中的内部重要文件特别是涉密文件资料,在其保密期限内能不能确保绝对安全,确保不发生失泄密。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档案、保密部门在档案保密的问题上责任取向不一致而引起的。当然,如果各级各单位能够严格按照国家档案局、国家保密局印发的《暂行规定》去执行,严格档案借阅审批手续,从严控制使用范围,是基本上能实现档案保密工作目标的。但从严格意义上讲,有必要由有关部门牵头,进一步明晰档案、保密部门所承担的工作职责,切实抓好档案保密工作的落实。
  二、对策与措施
  档案保密是一项政策性、业务性、技术性、操作性很强的工作,关系到党和国家秘密的安全。各级、各有关部门应当站在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以对历史负责、对组织负责、对党的工作负责的精神,切实抓了“三个到位”。
  (一)认识提升到位。档案保密既是档案管理的工作内容,也是整个保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保密实际上是现行文件资料保密的延伸和拓展,不能因为涉密文件资料已经立卷归档了,进了档案保管室,就如同入了保险柜,可以高枕无忧了。说到底,涉密文件资料除了被销毁的部分以外,在其保密期限内,大部分时间是依靠档案保密室来落实保密防范措施的。因此,各级档案、保密部门一定要统一思想认识,加强协作,紧密配合,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严格责任,齐心协力抓好档案保密工作的落实。
  (二)体系完善到位。抓好档案保密管理工作,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三大体纱。一是组织领导体系。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档案保密工作的组织领导,严格领导干部保密责任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操作、谁负责、谁出问题、谁负责”的原则,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全面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分析和研究档案保密管理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二是管理制度体系。我们要建立健全立卷归档、档案提供、档案保管等一系列工作规范,坚持把保密要素渗透到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做到用制度管人、靠制度理事,杜绝档案保密工作中的主观随意性和自由散漫的行为,防止因工作失误而造成失泄密责任事故。三是责任监控体系。任何一项工作,一旦失去了有效的责任监控,免不了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要运用目标管理岗位责任制的形式,实行工作责任的细化和分解,做到责任到项、责任到岗、责任到人,保证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承担责任,事事抓落实。各级各单位档案保密室对涉密档案资料务必落实好全方位、多环节、各层次的保密监控措施,尤其是在对外提供档案资料过程中,对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坚持按原则办事,在任何情况下决不允许为追求一已私利一时方便而拿原则作交易,给组织添麻烦。
  (三)管理措施到位。档案保密工作要真正抓具体、抓落实,需要采取的措施很多,有三个关键环节必须牢牢抓紧。一是涉密档案资料集中严格管理。要实现涉密档案资料的相对集中,对于档案管理单位来说比较为难。主要是以往立卷归档中忽视了保密因素,没有对一些涉密文件资料实行单独立卷归档,而是夹存于众多一般内部文件资料之中。对此,我们应当采取严格管理的措施,改进工作方法,时时绷紧保密之弦,严防失泄密事故发生。二是对外提供档案资料要严格审批。在对外提供内部档案资料的过程中,各级档案部门、档案管理单位都要严格执行审批登记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查阅档案必须持单位出具的行政介绍信,说明查阅的理由,坚杜绝对个人私自查阅档案的行为。对传统档案案卷应在其卷面上标注密级,凡标注密级的案卷,一律不准整卷外借,防止对外泄密。对涉密档案资料的查阅,一定要严格遵守保密法规,及时与保密部门会商,报经制发机关批准后方可查阅。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扩大知悉范围。严禁乱借阅、乱复制、乱摘抄、乱对外提供。三是对定点复制国家秘密载体的严格控制。所有档案资料的复印,必须坚持定点归口承印,不得在社会上随意复制,复印件视同原件管理,并限时归还到档案管理单位。经过上级批准,复印涉密档案资料,务必到经保密部门审批的国家秘密载体定点复制单位承印,严守保密法制,严禁各种违规越轨行为。

责任编辑:张瑶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