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执业医师辅导:丙型肝炎的传播方式与临床表现
来源:优易学  2011-1-15 11:51:36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医药书店
一、传播途径

  1、经血传播:HCV主要经血液或血液制品传播。输血后丙肝病毒的感染率与献血员的HCV携带状态有关。

  2、性接触传播:研究发现丙型肝炎发病与性接触尤其与接触多个性伙伴明显相关。

  3、母婴传播:有学者研究认为母婴传播不如HBV多见,主要是家庭水平传播。

  4、日常生活接触:虽然经血传播是丙型肝炎最有效的传播方式,但至少15%~30%散发性丙型肝炎病人,无经血或肠道感染史。丙型肝炎病人的精液、唾液及阴道分泌物中发现HCVRNA阳性。提示性接触和日常生活接触可能传播HCV,但机率较低。

  二、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如下:

  1、潜伏期约为2~26周,平均7.4周。输Ⅷ因子引起的丙型肝炎,潜伏期7~33天,平均19天。

  2、丙肝较乙肝为轻,多为亚临床无黄疸型,转氨酶峰值较低,大多数患者不易被发现。

  3、丙肝常见单项转氨酶(ALT)升高,且长期持续不降或反复波动。

  4、短潜伏期丙肝,病情较重,症状突出,常有黄疸,但较少发展为慢性化。长潜伏期和轻型或无考,试大收集整理黄疸型丙型肝炎,易发展成慢性。

  5、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较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更易慢性化。据观察研究,约40%~50%发展成为慢性肝炎,25%发展成为肝硬化,余为自限性经过;从HCV发展成慢性肝炎平均约为10年,肝硬化平均约20年,少数患者恶变成为原发性肝细胞癌需30年。

  6、虽然一般丙型肝炎经过较轻,但亦可见急性丙型肝炎暴发型与亚急性经过,或慢性迟发性肝功衰竭等严重表现,而丙型暴发肝炎时与乙型肝炎不同,HCV仍处于高度复制状态。

责任编辑:虫虫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