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内科学辅导:心力衰竭的发病原理
来源:优易学  2011-11-16 16:21:32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医药书店

  心力衰竭是一个综合征,很难精确定义。目前较公认的定义是:心力衰竭是指由于心脏功能异常,而不能维持足够的心排出量满足组织代谢需求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它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状态,其发病率和患病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随人口的老龄化,心力衰竭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健康和社会经济问题。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如下:

  1.心力衰竭的代偿:心功能异常导致心力衰竭后,发生了一系列代偿反应:

  (1)心脏局部:心腔扩张、心肌肥厚和心率增加。

  (2)全身:多个神经内分泌系统被激活。其中较重要的有: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以及抗利尿因子的释放。在心功能代偿过程中,Frank-Starling机制、心室重构和神经体液的激活发挥了重要作用。

  2.心室重构:目前已明确,导致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心室重构。原发性心肌损害和心脏负荷过重使室壁应力增加,导致心室反应性肥大和扩张,心肌细胞和细胞外基质-胶原网的组成均有变化,这就是心室重构过程。当心肌肥厚不足以克服室壁压力时,左心室进行性扩大伴功能减退,最后发展至不可逆性心肌损害的终末阶段。

责任编辑:张瑶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