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内科学辅导:肝硬化病因和发病机制
来源:优易学  2010-2-10 17:37:31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医药书店

  肝硬化是由一种或几种病因长期、反复作用所致的慢性肝脏疾病,其病理学特点为:肝细胞广泛变性、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及假小叶形成。临床上有多系统受累,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压力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晚期可以合并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水电解质紊乱、腹水感染、原发性肝癌等严重并发症。 考试大论坛

     引起肝硬化的常见病因及其发病机制见表14-4. 

病因 致病因素及其机制
病毒感染 主要为乙型、丙型或与丁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经过慢性肝炎阶段演变而来
酒精中毒 长期大量饮酒,乙醇及其中间代谢产物(乙醛等)的毒性作用及安征反应引发酒精性肝病,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
胆汁淤积 持续肝内、外胆管阻塞引起原发性或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免疫紊乱 自身免疫功能异常反应导致自身免疫性肝病
毒物或药物 长期接触工业毒物或药物造成中毒性肝炎,最终可演变为肝硬化
循环障碍 慢性心力衰竭(尤其右心衰竭)、缩窄性心包炎、肝静脉或下腔静脉阻塞可导致肝细胞长期淤血、缺氧、坏死和纤维组织增生,甚至演变为肝硬化
隐源性 原因不明,称为隐源性肝硬化

责任编辑:刀刀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