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第八章小儿结核病 第二节结核性脑膜炎
来源:优易学  2011-12-18 11:56:23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医药书店

 (二)鉴别论断

  结核性脑膜炎须与下列疾病鉴别。

  1.化脓性脑膜炎 年龄较大儿可因脑实质下结核病灶破溃.大量结核菌突然进入蛛网膜下腔而急性起病,或婴幼儿急性血行播散继发结脑,均可出现脑脊液细胞明显增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易误诊为化脓性脑膜炎。但化脓性脑膜起病更急,病变主要在颅顶部故少见颅神经损害,治疗后脑脊液乳酸含量很快恢复正常等可资鉴别。但未经彻底治疗的化脓性脑膜炎,其脑脊液改变与结脑不易鉴别,应结合病史综合分析。

  2.病毒性脑膜脑炎 脑脊液细胞轻一中度升高、以单核细胞为主、蛋白升高等须与结脑相鉴别。但病毒性脑膜病炎急性起病、脑膜剌激征出现早,可合并有呼吸道及消化道症状。脑脊液糖与氯化物多为正常,乳酸含量均低于300mg/L.

  3.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二者临床表现及脑脊液常规生化改变极为相似,但新型隐球菌脑膜炎起病更为缓慢,脑压增高显著、头痛剧烈,可有视力障碍,而颅神经一般不受侵害,症状可暂行缓解。脑脊液涂片墨汁染色找到隐球菌孢子,或沙氏培养生长新型隐球菌即可确诊。

  结核性脑膜炎与化脓、病毒性脑膜脑炎、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等疾病的鉴别要点见表8-5。

表8-5 常见脑膜炎的鉴别

临床特征 脑 脊 液 特殊检查
外观 压力毫米水柱 细胞数×106/L 蛋白质mg/d 糖mg/d 氯化物 mg/d
正常   清亮 50~200 0~10 15~45 50~90 680~750  
慢性化脓性脑膜炎 起病急,有病灶,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混浊 脓样 200~750 数百、数千数万中性高 50~1000 明显降 低或O 正常或稍低(>600) 涂片或培养化脓菌阳性
病毒性脑膜炎 起病急、病情较轻 、予后好 清亮 正常或略高 正常或略增 正常或略增 正常或略增 正常 血补体结合试验中和试验阳性乳酸盐不高IgA、IgM不高。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病程长脑压高、面瘫罕见、OTθ 混浊 200~750 数百 45~500 减少或O <600 墨汁染色或培养阳性
结核性脑膜炎 起病缓、渐恶化痉挛性瘫痪、惊厥、昏迷 清亮或毛玻璃样 150~750 50~100或更多淋巴细胞多 45~1000有薄膜形成 减少<300 减低<600 PCR检查阳性乳酸盐>30mg/dl IgG、IgA增高

  *乘以0.01即换算成法定单位(g/l)

  △糖乘以0.055氯化物乘以0.171即换算成法定单位(mmol/L)

  四、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

  (一)一般治疗 早期病例即应住院治疗,卧床休息,供应营养丰富的含高维生素(A、D、C)和高蛋白食物,昏迷者鼻饲,如能吞咽,可试由喂食。病室要定时通风和消毒,俣持室内空气新鲜,采光良好。要注意眼鼻、口腔护理、翻身、防止痔疮发生和肺部坠积瘀血。

  (二)抗结核治疗 抗结核药物宜选择渗透力强、脑脊液浓度高的杀菌剂,治疗过程中要观察毒副反应,尽可能避免毒副作用相同的药物联用。目前常用的联用方案查①异菸肼、链霉素和乙胺丁醇或对氨基水杨酸;②异菸肼、利福平和链霉素;③异菸肼、利福平和乙胺丁醇。具体用法、剂量、疗程见表8-4.

  (三)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能抑制炎性反应,有抗纤维组织形成的作用;能减轻动脉内膜炎,从而迅速减轻中毒症状及脑膜剌激征;能降低脑压,减轻脑水肿、防止椎管的阻塞。为抗结核药物的有效辅助治疗。一般早期应用效果较好。可选用强的松每日1~2mg/kg口服,疗程6~12周,病情好转后4~6周开始逐渐减量停药。或用地塞米松每日0.25~1mg/kg分次静注。急性期可用氢化考地松每日5~10mg/kg静点3 ~5天后改为强的松口服。

  (四)对症治疗

  1.脑压增高

  (1)20%甘露醇5 ~10ml/kg快速静脉注射,必要时4 ~6小时一次,50%葡萄糖2~4ml/kg静注,与甘露醇交替使用。

  (2)乙酰唑胺每日20 ~40mg/kg分2 ~3次服用3天、停4天。

  (3)必要时脑室穿剌引流,每日不超过200ml,持续2-3周。

  2.高热、惊厥 按后章处理。

  3.因呕吐、入量不足、脑性低钠血症时应补足所需的水分和钠盐。

  (五)鞘内用药对晚期严重病例,脑压高、脑积水严重、椎管有阻塞以及脑脊液糖持续降低或蛋白持续增高者,可考虑应用鞘内注射,注药前,宜放出与药液等量脑脊液。常用药物为地塞米松:2岁以下0.25~0.5mg/次,2岁以上0.5 ~5mg/次,用盐水稀释成5ml.缓慢鞘内注射,隔日1次,病情好后每周一次,7~14次为一疗程。不宜久用。异菸肼能较好的渗透到脑脊液中达到有效浓度,一般不必用作鞘内注射,对严重的晚期病例仍可采用,每次25~50mg,隔日一次,疗程7 ~14次,好转后停用。

  五、预后与随访

  近几年来,由于诊断方法的改进和化疗方案的发展和不断完善,结核性脑膜炎的预后大为改观。早期合理治疗,可以完全治愈。其治愈的标准是:①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无后遗症。②脑脊淮检查正常。③疗程结束后随访观察二年无复发。如诊断不及时,治疗不合理,或患儿年龄太小、病变太严重等,仍有较高(15~36%)的病死率。在治疗随访过程中,发现复发病例,再行合理治疗,仍可改善预后。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虫虫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