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学习指南及练习题——血液
来源:优易学  2011-11-22 11:09:36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医药书店
  一。基本要求

  掌握: 1.生理止血功能;

  2.红细胞比容;

  3.血凝,抗凝与纤维蛋白溶解,凝血因子;

  4.血小板的止血功能;血小板粘附与聚集;

  熟悉: 1.血液与内环境稳态,血量,血液的组成与特性,血液的比重;

  2.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血液的粘滞性,血浆渗透压;

  了解: 1.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正常值及作用;

  2.血型与输血原则。

  二。基本概念

  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晶体渗透压(crystal osmotic pressure)、胶体渗透压(colloid osmotic pressure)、等张溶液(isotonic solution)、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suspension stability) 、 红细胞沉降率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 、红细胞叠连(rouleaux formation) 、可塑性变形性(plastic deformation)、渗透脆性(osmotic fragility)、趋化性(chemotaxis)、生理性止血(hemostasis)、血液凝固(blood coagulation)、血清(serum)

  三。重点与难点提示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与理化特性

  1.血液的组成

  血量占体重的7%~8%,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由无机盐、蛋白质和水组成。血细胞在 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为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而血细胞中99%为红细胞,故也常称为红细胞比容。成年男性为40%~50%,成年女性 为37%~48%,新生儿约为55%。但在全身各类血管中红细胞比容的数值有微小差异。

  2.血浆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主要为血浆晶体渗透压(为770 kPa,占总渗透压的99%以上),由NaCl、KCl等无机盐构成,其改变时主要影响细胞内、外水的平衡。此外还有少部分的胶体渗透压(3.3kPa),由血浆蛋白质形成(以白蛋白为主),可影响血管内外的水平衡。

  当 某一溶液的渗透压等于血浆渗透压,则称为等渗溶液,如0.85%或0.9%的Nacl溶液、1.9%的尿素溶液、5%葡萄糖溶液。高于或低于血浆渗透压的 则称为高深或低渗溶液。而能保持红细胞正常体积与形状的盐溶液称为等张溶液,由不能自由通过细胞膜的物质构成。等张溶液一般是等渗溶液,但等渗溶液不一定 等张,如1.9%的尿素溶液是等渗溶液,但红细胞置于该溶液中将发生溶血,故不是等张溶液。

  第二节 红细胞生理特性与生成

  1.细胞的生理特性

  1.1变形性

  红细胞为双凹圆盘形,具有良好的变形性(由红细胞的表面积/体积比决定),因而可通过直径比自身小的毛细血管。

  1.2悬浮稳定性

  指 红细胞在血浆中保持悬浮的特性,其评价指标是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ion rate, ESR),简称血沉,即抗凝条件下红细胞下降的速度。如果红细胞的叠连加速,则血沉加快,说明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差。决定血沉快慢的因素是血浆而非红细胞 本身,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球蛋白及胆固醇含量增加时血沉加快;白蛋白和卵磷脂含量增加时叠连、血沉减慢。

  1.3渗透脆性[医学教育 网 搜集整理]

  指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特性。一般来说,红细胞在一定程度的低渗溶液中(如正常红细胞放置于0.65%Nacl中)只是膨胀而不破裂,,说明红细胞对低渗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当渗透压过低时,则发生膨胀并破裂。当红细胞发生异常时,渗透脆性增加。

  红细胞的能量由糖酵解和磷酸戊糖旁路提供,用于维持Na+泵的运转。故储存过久的血液血钾将升高。

  2、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每 天有1%的红细胞因衰老被破坏,在血管外被破坏的场所主要是脾和骨髓。破坏后释放的Fe2+ 90%被重复利用。红细胞生成的场所是红骨髓;原料是蛋白质和Fe2+;调节因素是主要由肾脏产生的促红细胞生成素,此外雄激素、糖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 和生长激素等亦可促进红细胞的生成;成熟因子为VitB12和叶酸。以上任一环节出现障碍,均可造成贫血。

  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

  小血管受损后出血自行停止的现象称为生理性止血,包括受损的小血管收缩、形成血小板血栓和血液凝固。血小板有粘附、聚集、释放等多种特性,如 ADP、胶原、血栓素A2、5-羟色胺、肾上腺素和凝血酶等均能促进血小板聚集,以ADP的作用最强。CAMP增多和PGI2则抑制聚集。

  血液凝 固(blood coagulation) 指血液由流动的溶胶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直接参与凝血的物质称为凝血因子。血液凝固包括三个基本步骤: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凝血酶的形成和纤维 蛋白的形成。传统上分为Ⅻ因子启动的内源性凝血和Ⅲ因子(tissue factor,TF)启动的外源性凝血。目前认为,Ⅲ 因子是凝血的启动因子,外源性凝血在凝血中起关键作用。

  第四节 血型

  血型(blood group)是指血细胞上特异抗原的类型。一般所说的血型常指红细胞血型。到目前为止,有23个血型,193种抗原。与临床关系密切的主要有ABO血型和Rh血型。

  1. ABO血型系统

  1.1血型分型

  血型抗原的特异性决定于细胞膜上寡糖链糖基的组成,分为A抗原、B抗原和H抗原。根据红细胞膜上特异抗原的有无及种类,ABO血型可分为A型、B型、AB型及O型。在相应的血型中的抗A抗体和抗B抗体属天然抗体,出生半年后在血中即可出现,为IgM抗体,不能通过胎盘。

  1.2 ABO血型的意义

  1.2.1 输血 在输全血时除需血型同型外还需进行交叉合血。即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进行配合,称为交叉合血的主侧;反之,将受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进行配 合则为次侧。交叉合血的意义有:(1)复验血型并指导临床输血:删除ABO亚型(如A型有A1、A2,AB型有A1B、A2B)及防止Rh血型不合以及避 免其它抗原或抗体的交叉反应。(2)遗传学意义 .

  2.Rh血型系统

  Rh血型分为Rh阳性和Rh阴性,Rh阳性指人的红细胞膜上有与恒河 猴(Rhesus monkey)的红细胞相同的抗原。Rh抗原有40多种,其中临床意义最大的有五种:D、E、C、c、e,以D抗原性最强。Rh阳性的红细胞膜上有D抗 原,Rh阴性则无D抗原。Rh血型无天然抗体,故Rh阴性的人在接受了Rh阳性的抗原刺激后可产生免疫抗体,后者为IgG,能通过胎盘。在第二次怀Rh阳 性的胎儿或第二次输Rh阳性的血液时引起溶血。Rh血型与民族有关,汉族99%为Rh阳性,而苗族和塔塔尔族Rh阴性可达10%以上。

  〔A1型题〕

  1 血浆胶体渗透压的生理作用是

  A 调节血管内外水的交换

  B 调节细胞内外水的交换

  C 维持细胞正常体积

  D 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E 决定血浆总渗透压

  2 下列哪项为等张溶液

  A 0.85%NaCl溶液

  B 10%葡萄糖溶液

  C 1.9%尿素溶液

  D 20%甘露醇溶液

  E 0.85%葡萄糖溶液

  3 全血的比重主要决定于

  A 血浆蛋白含量

  B 渗透压的高低

  C 红细胞数量

  D 白细胞数量

  E NaCl的浓度

  4 全血的粘滞性主要取决于

  A 血浆蛋白含量

  B 红细胞数量

  C 白细胞数量

  D 红细胞的叠连

  E NaCl的浓度

  5 组织液与血浆成分的主要区别是组织液内

  A 不含血细胞

  B 蛋白含量低

  C Na+含量高

  D K+含量高

  E Cl-含量高

  6 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清缺乏

  A 纤维蛋白

  B 纤维蛋白原

  C 凝血因子

  D 血小板

  E Ca2+

  7 红细胞的变形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红细胞的

  A 体积

  B 表面积

  C 数量

  D 比重

  E 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

  8 红细胞沉降率的大小取决于红细胞的

  A 体积

  B 表面积

  C 数量

  D 比重

  E 叠连

  9 红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下降可引起红细胞

  A 变形性增大

  B 渗透脆性增大

  C 悬浮稳定性增大

  D 血沉降率降低

  E 血红蛋白含量增大

  10 自我复制能力最强的细胞是

  A 造血干细胞

  B 定向组细胞

  C 前体细胞

  D 网织红细胞

  E 淋巴细胞

  11 调节红细胞生成的主要体液因素是

  A 雄激素

  B 雌激素

  C 甲状腺激素

  * D 促红细胞生成素

  E 生长激素

  12 红细胞在血管外破坏的主要场所是

  A 肾、肝

  B 脾、肝

  C 肾、脾

  D 胸腺、骨髓

  E 骨髓、淋巴结

  13 血液凝固的发生是由于

  A 纤维蛋白溶解

  B 纤维蛋白的激活

  * C 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

  D 血小板聚集与红细胞叠连

  E 因子Ⅷ的激活

  14 血液凝固的内源性激活途径与外源性激活途径的主要差别在于

  * A 因子X的激活过程

  B 凝血酶激活过程

  C 纤维蛋白形成过程

  D 有无血小板参与

  E 有无Ca2+参与

  15 内源性凝血途径的始动因子是

  * A 因子Ⅻ

  B 因子Ⅱ

  C 因子Ⅹ

  D 因子Ⅶ

  E 因子Ⅰ

  16 肝素抗凝的主要机制是

  A 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

  B 抑制因子Ⅹ的激活

  C 促进纤维蛋白吸附凝血酶

  D 增强抗凝血酶Ⅲ活性

  E 抑制血小板聚集

  17 纤溶酶的主要作用是水解

  A 因子Ⅴ

  B 因子Ⅱa

  C 因子Ⅻ

  D 因子Ⅰ和Ⅰa

  E 因子Ⅳ

  18 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始动因子是

  A 因子Ⅰ

  B 因子Ⅱ

  C 因子Ⅲ

  D 因子Ⅶ

  E 因子X

  19 在凝血过程中将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的凝血因子是

  A 因子Ⅱa

  B 因子Ⅲ[医学教 育网 搜集整理]

  C 因子Ⅳ

  D 因子XⅡa

  E 因子XⅢa

  20 凝血酶的主要作用是

  A 加速因子Ⅶ复合物的形成

  B 加速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

  C 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

  D 激活因子Ⅻ

  E 促进血小板聚集

  21 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是因为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的

  A 磷脂酶A2

  B 环氧合酶

  C 血栓素合成酶

  D 前列环素合成酶

  E 过氧化酶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虫虫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