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英文版 第三章 八佾篇(7)
来源:优易学  2010-3-4 10:15:46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外语书店
 《论语》中英文版
  第三章 八佾篇(7)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The Master said, "The student of virtue has no contentions. If it be said he cannot avoid them, shall this be in archery? But he bows complaisantly to his competitors; thus he ascends the hall, descends, and exacts the forfeit of drinking. In his contention, he is still the Junzi"
  【原文】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①;揖让而升②,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今译】
  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事。如果有所争那一定是射箭比赛吧。比赛前互相引礼揖让,然后登堂。比赛结束下来,又相对饮酒。这样的争是君子之争。”
  【注释】
  ①射:射箭,此指射礼。按周礼所规定的射箭比赛有四种:一、大射(天子、诸侯、卿、大夫,选属下善射之士而升进使用)。二、宾射(贵族之间,朝见聘会时用)。三、燕射(贵族平时娱乐之用)。四、乡射(民间习艺射)。
  ②揖让:拱手、低头、弯腰,表示谦退。
  ③升:登。
  【评点】
  孔子意谓在原则上,君子应遵循礼让不争的原则,如果一定要争和应该争的话,可以争比技艺的水平高低,例如争比射箭谁准。但是,即使这样的“争”,也要合乎礼的规定,以君子竞争的特有形式进行。在“君子无所争”这点上,孔子的主张有两点要特别说明。一是不把“君子无所争”绝对化,而要区别竞争与抗争。他主张在人际关系方面,君子应礼让、谦让待人,不与人争高低、短长,不相互竞争;即使必要的竞争,也要合理合法,不要搞不正当的竞争。而君子在承担历史使命,为国为民为事业,或从事需要遵循竞争规律、规则的事,则要同命运抗争,向优势高势处争取。孔子意欲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在他的主张得不到采纳,又不被任用,就周游列国,历尽艰辛,就是同命运抗争。二是君子不是在任何问题上都“不争”。“君子无所争”是特指不争那些小是小非、无关大局的事情,不争那些仅仅涉及单个人对单个人的事情。至于大是大非、事关大局的事,君子不但竞争,而且要千方百计地争。孔子一生都在寻找机会与人争论如何治国安邦问题,与他的学生争论各种学问、学术问题。他陪同鲁国国君夹谷相会的时候,以死同齐国人拼争,是为鲁国争尊严,争祖国的安全和利益。

责任编辑:sealion1986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译文
热门课程培训
论坛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