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常春藤”有多大教育价值?
来源:优易学  2009-10-15 9:31:13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外语书店
文章页内部300*250广告位

一个名为“C9”的新创意正在中国高校诞生。媒体报道称,国内首批进入“985工程”建设的9所高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的校长,近日联合签署《一流大学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协议书》,开展包括本科生交流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在内的一系列合作交流,共同培养拔尖人才。“C9”的目标直指“国际知名”,换句话说,就是成为类似美国常春藤学校联盟那样的组织。

 

大学校长们说,借助“C9”,本科交换生可在他校学习和交流期间取得课程成绩与学分,研究生可进行为期半年或更长时间的访学研究,学生们可在联合建立的共享的远程教育平台上,进行远程学习。可是,在探讨这一愿景究竟能否实现之前,需要问校长们一个问题:今天,“C9”组织内的高校,有多少实行真正意义的学分制,有多少学生可以不受专业的限制,任意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

 

一个事实是,这些高校都号称实行学分制,但与国外高校的学分制选修课比例可高达60%不同,必修课、指定选修课占了接近80%的比例,学生的选修课空间很小,可供选修的课程也不多。同样,近年来这些高校均允许学生进校之后再换专业,但换专业的比例最高不超过30%,学生并无在学校里选择自己感兴趣课程、专业的充分自由。在这种情况下,“C9”组织的资源共享,难道不是舍近求远之举?自己学校有课不能选,却要到其他学校去选,实在难以让人相信这究竟有多大效果,难道这几所学校对外校学生的开放程度会比本校高?

 

在当前,如果“C9”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则更应该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探索自主招生的联考。每所学校可以以自主招生联考的成绩作为学生申请自主招生的笔试成绩,各高校在笔试基础上在进行相应的笔试。这不但可减轻考生的考试成本,也切实为我国探索出高考改革的道路。可惜,在“C9”的协议中,没有看到这样的协作内容。来年考生参加自主考试,还得在这几所学校间奔忙。

 

二是更应该把教育资源向其他非985高校、非211高校辐射。“C9”高校是国家投资的重点大学,重点大学的资源是应该全国共享的。我国高校的办学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如果“C9”有心打造公共平台,将自己的教育资源免费向全国所有大学辐射,就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放所有课程一样,那么,其对中国高校产生的带动作用,远比这几所大学间的资源共享更大。客观上说,这几所大学之间,由于办学层次相差不大,特色也不鲜明,学生做交换生、学术互访活动的兴趣并不特别强烈。举例来说,复旦学生到浙大做交换生的意愿,与到美国或我国香港的高校去做交换生相比,会是如何?复旦本校就有不错的课程,为何还要去选修浙大的课程呢?

 

大学之间联动,共同培养学生,构思是好的。可如果这种构思不是真正为学生的权益着想,而只是想创造一种概念,甚至是某种噱头,就极有可能停留在无法操作、难以推进的概念层面,成为“政绩工程”。在笔者看来,我国高校更应首先进行校内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尤其是真正意义的学分制改革,以及自主招生联考改革。这才是对学生真正有用的改革。在此基础上,再整合更多的教育资源为学生所用,才更显诚意,更有价值。近年来各高校签署的校际合作协议并不少,但有多少协议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实效呢?

责任编辑:八月骄阳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文章页底部500*200广告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底部580*90广告
文章页右侧第一330*280广告
文章页资讯推荐
热点资讯
文章页330尺寸谷歌广告位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