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优易学 >> 学历考试 >> 自学考试 >> 复习资料 >> 专业课复习 >> 正文
新版《经济法概论(法律类)》笔记第八章
来源:优易学 2011-11-1 18:06:26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资料下载   学历书店

   5、税收体制改革:

  税收体制是指在相关国家机关之间划分税收方面的权力的各种制度。我国改革开放以后,也曾进行上过税收体制改革。其中以1984、1994年的两次税制改革规模为最大。

  二、税收征纳实体法律制度:

  1、概述:税收征纳实体法在整个税法体系中居于主体地位,具体包括商品税、所得税、财产税三个方面的法律制度。

  2、商品税法律制度:是以商品(包括劳务)为征税对象,以依法确定的的流转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类税。它主要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是我国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

  (1)增值税法律制度:

  增值税概念:是以应税商品或劳务的增值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商品税。它是商品税中的核心税种。

  我国现行的增值税的实体法规范的主要内容是:

  a.税法主体:我国增值税的征税主体是税务机关(进口环节的增值税由海关代征)。纳税主体是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提应税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此外,从税法地位和税款计算的角度,增值税的纳税主体还可以分为两类,即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b.征税范围:包括三个方面,即销售货物、提供应税劳务和进口货物。从总体上看,增值税主要是对货物的销售征税。

  c.税率:分为三档,即基本税率(为17%)、低税率(为13%)、零税率。

  d.应纳税额的计算:(具体见教材第226面,要求记忆)

  e.税收减免: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己自产农业产品

  古旧图书

  直接用于教学、科研的进口仪器和设备

  个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物品

  个人的销售额未达到规定的起征点的,也免征增值税。

  (2)消费税法律制度:

  概念:以特定的消费品的流转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商品税。

  我国现行的消费税的实体法规范的主要内容是:

  a.税法主体:征税主体是税务机关(进口环节的消费税由海关代征)。纳税主体是在我国境内从事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

  b.征税范围:包括11个税目,可以概括为:过度消费会对人类健康、社会秩序和生态环境等造成危害的消费品;奢侈品、非生活必多方面品,包括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化妆品两个税目;高能耗的高档消费品,包括小汽车、摩托车两个税目;石油类消费品,包括汽油、柴油两个税目;具有特定的财政意义的消费品,包括汽车轮胎、护肤护发品两个税目。

  c.税率:包括两类,即比例税率和定额税率。

  d.应纳税额计算:

  适用比例税率的消费品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消费品售数额×税率

  适用定额税率的消费品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消费品销售数量×单位税额

  e.税收减免:减免项目很少,主要是纳税人出口应税消费品,除国家限制出口的以外,免征消费税。此外,纳税人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不纳税。

  (3)营业税法律制度:

  概念:是以应税商品或劳务的销售收入额(或称营业收入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商品税。

  相关的实体法规范的主要内容是:

  a.税法主体:征税主体是税务机关。纳税主体是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

  b.征税范围:主要包括9个税目,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

  c.税率:交通运输业、建筑安装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适用的税率为3%.服务业、金融保险业、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适用的税率为5%.娱乐业适用5%——20%的幅度比例税率。

  d.应纳税额计算: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

  e.税收减免:项目较多,例如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教育机构提供的教育劳务,农业机耕、排灌等以及相关的技术培训,纪念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展览馆、图书馆等举办文化活动的门票收入等,均属法定免税项目。此外,它也有有关起征点的规定。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责任编辑:虫虫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