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优易学 >> 学历考试 >> 自学考试 >> 复习资料 >> 公共课复习 >> 正文
2008年1月自考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四)
来源:优易学 2011-11-7 20:51:21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资料下载   学历书店

   第二十二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

    一、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客观趋势。

    1.社会主义国家对外经济关系是一个国家同其他国家和地区间各种经济联系的总称。它包括对外贸易、资金交流、技术交流等具体形式

    2.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经济关系的必要性。这是由以下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第一,它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第二,它是发展商品经济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二、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基本国策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基本国策,这是因为,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对社会主义国家,尤其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对社会主义国家,尤其对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可以调剂国内产品的余缺,及时了解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平衡,促进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

    2.可以充分利用国际分工,节约社会劳动,从而大大提高经济效益。

    3.有利于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加快社会生产力发展。

    4.有利于加快我国经济发展。

    5.有助于增强与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与相互了解,维护世界和平。

    三、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的相互关系

    1.坚持自力更生的重要性。任何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这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的,也是保证社会主义国家和政治独立所需要的。

    2.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前提下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只有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下,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才能有效地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3.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统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自力更生地发展本国经济是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又有利于增强自力更生地发展本国经济的能力。

    四、实施“走出去”战略

    1.“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和假如世贸组织,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是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必然选择。

    2.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途径。当前要在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的同时,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扩大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建立国外销售网络、生产体系和融资渠道,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专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并且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交流和合作,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努力开创对外开放的新局面。

    1.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已基本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2.这种格局从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来看,包括对外贸易、对外技术交流、利用外资、对外投资、对外经济援助、劳务合作、对外承包工程等。

    3.这种格局从对外开放的地域来看,包括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报税区、沿边、沿河内陆中心城市的开放、沿线和中西部地区开放等。

上一页  [1] [2] [3] [4] 

责任编辑:虫虫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