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优易学 >> 学历考试 >> 自学考试 >> 复习资料 >> 公共课复习 >> 正文
2008年1月自考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三)
来源:优易学 2011-11-7 20:48:15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资料下载   学历书店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的建立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社会主义公有制必须占主体地位。

    2.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总体水平低,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客观上要求多种所有制经济与其相适应,这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决定的。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一切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和共同发展的必然性

    1.现阶段我国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并存的原因,。这是由当前我国生产力状况决定的,具有客观必然性。从总体上说,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低,而且生产力在全国各地区、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之间发展很不平衡,同时在生产力的社会化程度、技术水平、机械化水平等方面又呈现多层次。同我国目前这种生产力发展的总体水平比较低、不平衡和多层次的状况相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必然是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归根结底这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决定的。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结构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它对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1.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也是会主义经济制度区别于其他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标志。

    2.只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才能真正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保证国民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

    3.只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才能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快速高速增长。

    4.公有制是保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经济条件,如果动摇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就动摇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要坚持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四、建立和完善现代产权制度

    1.产权制度是有关产权的归属、权责、保护、流转和监管的制度。

    2.我国现代产权制度的特点是: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

    3.建立和完善现代产权制度,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

    4.建立和完善现代产权制度的意义在于:(1)有利于维护公有财产权,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2)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3)有利于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4)有利于增强企业和公众创业创新的动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

    五、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1.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收有制经济,是生产资料归全体劳动人民共同占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是和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公有化称度比较高的公有制形式。

    2,国有经济掌握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经济基础,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所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

    3.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第一,它对整个国民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起着领导作用;第二,可以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和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第三,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资金积累的主要来源:第四,它的生产性企业为满足劳动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提供大量的消费品。

[1] [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虫虫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