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优易学 >> 学历考试 >> 自学考试 >> 报考指南 >> 正文
天津市2009年自学考试国际贸易地理课程考试大纲
来源:优易学 2011-4-29 14:14:27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资料下载   学历书店


   (三)贸易对环境保护有利和不利影响(重点)
   理解:主要有利和不利影响。
   (四)环境会影响贸易(次重点)
   识记:厄尔尼诺现象
   理解:环境危机会影响贸易。
   (五)如何克服绿色贸易壁垒(重点)
   识记: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绿色贸易壁垒定义。
   理解:从政府、企业两个方面分析如何克服绿色贸易壁垒。
   (六)环境问题是一个发展问题(重点)
   识记:发达国家发展不当和发展中国家发展落后的含义。
   理解:所谓“持续优先”或“发展优先”的不科学性。
   (七)积极开展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一般)
   理解:国际环保合作的六项措施。
  第六章 世界能源贸易地理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主要能源(石油、天然气、煤炭)消费的构成及其储、产、消状况,建立能源储备的必要性。
   二、考核知识点及考核目标
   (一)世界石油的储藏、生产、消费的地理分布(重点)
   识记:世界6大储油区、中东储油区的储藏与生产的主要特点、OPEC。
   理解:世界石油开采、加工和消费不平衡的状况
   应用:如何建立本国可靠的石油储备制度。
   (二)天然气与煤炭(次重点)
   识记:世界主要天然气的储藏和生产国家、主要煤炭生产国。
   理解:天然气与煤炭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变化。
  第七章 世界农产品贸易地理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战后世界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贸易状况,以便进一步明确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和发展“绿色农业”的重要性。
   二、考核知识点及考核目标
   (一)世界农业生产的地域类型(重点)
   识记:温带高度商品化集约化农业,亚热带季风农业,地中海农业和热带种植园农业的分布及主要代表农作物。
   理解:不同农业类型与气候和农业生产方式的关系。
   (二)发展“绿色农业”已成为一种重要趋势(次重点)
   识记:绿色农业的定义。
   理解:进行“绿色农业”生产的主要措施。
   (三)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一般)
   理解:如何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四)小麦、稻谷、玉米、棉花、大豆、饮料作物、糖料作物的生产与贸易(重点)
   识记:上述主要农作物生产的地理分布,主要生产国、出口国
   (五)世界农产品贸易的主要特点(次重点)
   理解:世界农产品贸易的8大特点
  第八章 工业制成品生产与贸易地理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战后世界工业制成品生产和贸易状况及钢铁.汽车和电子信息产品生产贸易状况,并了解制成品生产贸易不平衡的原因。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制成品的类型及主要工业制成品的生产地带(重点)
   识记:美加工业带、西欧工业带、中东欧工业带和亚太工业带的地域范围及主要工业部门
   理解:战后工业制成品贸易不断上升的原因。
   (二)世界钢铁生产发展历程(重点)
   识记:战后钢铁工业发展历程及主要特点
   理解:战后钢铁工业布局趋向沿海的原因。
   (三)世界钢铁生产和贸易的主要国家(次重点)
   识记:主要生产国和贸易国。
   (四)世界汽车生产的地域分布(重点)
   识记:亚太、北美、西欧三大汽车生产地带的主要生产中心、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
   (五)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历程(一般)
   理解:战后汽车生产迅速发展的原因。
   (六)主要国家电子信息产品的生产和贸易(重点)
   识记:美、日、西欧、亚太等国家和地区电子信息工业的分布;世界主要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国。
   理解:电子信息产业成为促进经济迅速增长的火车头。
  第九章 国际贸易运输地理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国际贸易运输的特点,主要海运通道、铁路、公路口岸和集装箱、大陆桥运输的特点。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一)国际贸易运输的特点和方针(重点)
   识记:五大特点。
   理解:辩证认识和运用“十字”方针。
   (二)国际贸易运输性质(一般)
   理解:为什么说国际贸物运输为国际贸易不可缺少的环节。
   (三)世界四大航运及主要航区通道和主要港口
   识记:主要运河、海峡的地理位置及特点;世界著名港口的地理分布
   (四)海上货物运输的四要素(次重点)
   识记:航线划分的标准及选择航线的主要要素
   理解:货物与港口两要素在运输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大宗海运物流(一般)
   识记:石油、煤炭、铁矿石、铝土矿、粮食的流向。
   (六)铁路、公路、大陆桥运输(重点)
   识记:我国和邻国的铁路口岸、公路口岸、大陆桥运输的定义
   理解:大陆桥运输的优越性
   (七)集装箱运输(次重点)
   识记:集装箱运输的主要特点
   理解:集装箱运输的优越性。
  第十章 超级大国——美国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美国优越的地理条件、当前经济特征及主要产业部门的分布,借鉴其经济发展的经验。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优越性(重点)
   识记:主要地形和气候的特征及分布
   理解: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政区人口状况及政治体制
   识记:主要行政区、主要民族
   理解:美国议会与总统相互制约关系对美国政治经济的影响。
   (二)美国经济的特征(重点)
   识记:当前美国经济的主要特征;知识经济的概念。
   理解:美国经济发展具有可持续竞争力的形成条件。
   (三)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历程(一般)
   识记:四个发展阶段的划分,及每个阶段的特点。
   理解:美国迅速实现工业化的条件。
   (四)采矿业、制造业和农业(重点)
   识记:主要煤炭、石油产区;汽车、航空、化学、电子、食品工业中心;小麦、玉米、棉花带的分布。
   理解:农业生产特征及农业危机。
   (五)交通运输业(一般)
   识记:主要港口及铁路枢纽。
   (六)对外贸易状况(重点)
   识记: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及地区结构。
   理解:美国出口贸易地位下降的原因。
   (七)市场状况(一般)
   识记:市场的主要特点。
   (八)北部区(重点)
   识记:北部区地域范围,主要城市和主要工业部门
   理解:北部区形成美国最大工业区的条件。
   (九)南部区和西部区(次重点)
   识记:“阳光地带”的范围
   理解:战后“阳光地带”崛起的条件。
  第十一章 发达国家(一)——欧盟四国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英、法、德、意四个欧盟国家地理条件的特点,经济发展历程及特征,主要产业部门的分布及对外贸易状况,供我们学习和借鉴。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一)德国工业和农业(重点)
   识记:采煤、钢铁、汽车、机械、化学、电子工业的分布;主要农业区。
   理解: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形成的条件。
   (二)德国自然地理环境(次重点)
   识记:四大地形区、莱茵河、多瑙河、易北河。
   理解:过渡性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三)德国主要经济区和城市(一般)
   识记:北部区的范围和在德国经济中地位,主要工业中心;南部区的范围及主要城市。
   理解:鲁尔区形成的条件。
   (四)法国优越的自然条件(重点)
   识记:主要地形区和气候类型的分布、河流和矿产的分布。
   理解: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小草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