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国际贸易地理
课程代码:0116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国际贸易地理是国际贸易专业(本科)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研究的对象是地理环境诸因素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商品生产的地域分工、商品交换的地理分布和地理格局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本课程的特点是综合性和区域性。
二、课程的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有三:其一文化教育任务;其二理论研究任务;其三实践应用任务。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掌握国际贸易地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学会综合分析和区域分析的方法;善于应用相关理论和知识解决我国对外贸易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三、与本专业其它课程的关系
国际贸易专业开设的国际贸易、世界经济、市场营销、国际货物运输等课程为阐明本课程的理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知识基础;而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会加深对上述课程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第二部分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绪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学科属性、课程内容及主要学习方法和任务。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研究对象与学科属性(重点)
理解:研究对象及学科属性
(二)主要研究方法(一般)
应用:地图法、分析法、对比法、考察法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要掌握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与人口、宗教、科学技术等人文因素与国际贸易活动的关系,以便在实践中趋利避害。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地理位置和气候(重点)
识记:经济地理位置、政治地理位置、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与分布
理解:新加坡战后经济地理位置的变化对其经济的影响;气候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应用:时差的计算与应用
(二)地形与河流、湖泊(一般)
识记:大陆架、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水能资源的分布及主要水利工程
理解:地形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影响
(三)国家、居民(重点)
识记:主要国家类型的划分及其分布、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及世界人口特征。
理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为维护或打破旧的世界经济秩序所采取的措施。
应用:分析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四)科学技术(次重点)
理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五)宗教(一般)
识记:世界三大宗教的分布、图腾的的概念
理解:伊斯兰教对经济贸易的影响。
第三章 世界贸易中心区的形成与转移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懂得生产力,尤其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世界经济贸易中心区的形成和转移起着重大作用,并了解世界贸易中心区由地中海沿岸向大西洋两岸乃至向亚太地区转移的过程及趋势。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汉萨同盟和意大利北部的区域贸易中心(重点)
识记:汉萨同盟的地域范围,意大利北部的贸易中心。
理解:意大利的威尼斯等贸易中心在与亚洲贸易中所发挥的作用。
(二)佛兰德尔地区(一般)
识记:地域范围。
理解:在欧洲贸易中的作用。
(三)地理大发现、第一次产业革命、第二次产业革命(重点)
识记:地理大发现的三大历史事件、第一次与第二次产业革命的标志。
理解:地理大发现与第一、第二次产业革命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
(四)亚太地区兴起的政策环境(重点)
识记:亚太地区的范围。
理解:发展外向型经济促进经济声速增长的原因。
(五)亚太地区丰富的资源和重要的交通要道(次重点)
识记:锡矿带、锰结核、马六甲海峡、白令海峡。
理解:亚太地区交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六)亚太地区面临的挑战(一般)
理解:亚太地区面临哪些挑战。
第四章 世界区域经济集团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区域经济集团形成的原因、特点及对世界经济贸易有利和不利的影响,并对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的一体化进程有概括的认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定义、类型及有利和不利的影响(重点)
识记:定义、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和共同市场
理解:区域经济集团化对世界经济有利和不利的影响
(二)形成原因(次重点)
识记:集团化8项形成背景。
理解:是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相融合的产物。
(三)欧盟与APEC(重点)
识记:形成历程及一体化主要措施、APEC的性质
理解:欧盟是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集团;
(四)北美自由贸易区(次重点)
识记:成员组成及形成背景
理解:对三国经济有利和不利影响。
第五章 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人类当前所面临的主要环境危机,及发展外向型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正确理解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考核知识点及考核目标
(一)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重点)
识记:温室效应,可持续发展战略定义;
理解:动植物资源的枯竭,温室效应及水源的污染造成的危害;
应用:说明自然资源领域、社会领域、经济领域及科技领域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环境及环境与人类的关系(次重点)
识记:环境的定义。
理解:环境与人类的关系
责任编辑: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