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工程问题
工程问题是应用题中的一种类型.在工程问题中,一般要出现三个量: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完成工作总量所需的时间)和工作效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
这三个量之间有下述一些关系式: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为叙述方便,把这三个量简称工量、工时和工效.
例1 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作需12天完成,乙丙两队合作需15天完成,甲丙两队合作需20天完成,如果由甲乙丙三队合作需几天完成?
答:甲、乙、丙三队合作需10天完成.
说明:我们通常把工量“一项工程”看成一个单位.这样,工效就用工
例2 师徒二人合作生产一批零件,6天可以完成任务.师傅先做5天 批零件各需几天?
工效和.要求每人单独做各需几天,首先要求出各自的工效,关键在于把师傅先做5天,接着徒弟做3天转化为师徒二人合作3天,师傅再做2天.
答:如果单独做,师傅需10天,徒弟需15天.
例3 一项工程,甲单独完成需12天,乙单独完成需9天.若甲先做若干天后乙接着做,共用10天完成,问甲做了几天?
分析 解答工程问题时,除了用一般的算术方法解答外,还可以根据题目的条件,找到等量关系,列方程解题。
解:设甲做了x天.那么,
两边同乘36,得到:3x+40-4x=36,
x=4.
答:甲做了4天.
例4 一件工作甲先做6小时,乙接着做12小时可以完成.甲先做8小时,乙接着做6小时也可以完成.如果甲做3小时后由乙接着做,还需要多少小时完成?
分析 设一件工作为单位“1”.甲做6小时,乙再做12小时完成或者甲先做8小时,乙再做6小时都可完成,用图表示它们的关系如下:
由图不难看出甲2小时工作量=乙6小时工作量,∴甲1小时工作量=乙3小时工作量.可用代换方法求解问题.
解:若由乙单独做共需几小时:
6×3+12=30(小时).
若由甲单独做需几小时:
8+6÷3=10(小时).
甲先做3小时后乙接着做还需几小时:
(10-3)× 3=21(小时).
答:乙还需21小时完成.
例5 筑路队预计30天修一条公路.先由18人修12天只完成全部工程
之几(即一人的工效).
解:①1人1天完成全部工程的几分之几(即一人的工效):
②剩余工作量若要提前6天完成共需多少人: =36(人).
③需增加几人:
36-18=18(人).
答:还要增加18人.
例6 蓄水池有一条进水管和一条排水管.要灌满一池水,单开进水管需5小时.排光一池水,单开排水管需3小时.现在池内有半池水,如果按进水,排水,进水,排水…的顺序轮流各开1小时.问:多长时间后水池的水刚好排完?(精确到分钟)
分析与解答 ①在解答“水管注水”问题时,会出现一个进水管,一个出水管的情况.若进水管、出水管同时开放,则积满水的时间=1÷(进水管工效-出水管工效),
排空水的时间=1÷(出水管工效-进水管工效).
②这道应用题是分析推理与计算相结合的题目.根据已知条件推出水池
好排完.
一半,最后余下的部分由甲、乙合作,还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完成?
分析 这道题是工程问题与分数应用题的复合题.解题时先要分别求出甲、乙工作效率,再把余下的工作量转化为占单位“1”(总工作量)的几分之几?
如果二人一起干,完成任务时乙比甲多植树36棵,这批树一共多少棵?
分析 求这批树一共多少棵,必须找出与36棵所对应的甲、乙工效
=4∶3,所以甲与乙的工效比是3∶4.这个间接条件一旦揭示出来,问题就得到解决了.
甲与乙的时间比是4∶3.
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反比例,所以甲与乙的工效比是时间比的反比,为3∶4.
答:这批树一共252棵.
例9 加工一批零件,甲、乙合作24天可以完成.现在由甲先做16天,
个零件,求这批零件共多少个?
分析 欲求这批零件共多少个,由题中条件只需知道甲、乙二人每天共做多少个即可,然后这就转化为求甲、乙两人单独做各需多少天,有了这个结论后,只需算出3个零件相当于总数的几分之几即可.由条件知甲做16
甲单独做所用天数可求出,那么乙单独做所用天数也就迎刃而解.
解:甲、乙合作12天,完成了总工程的几分之几?
甲1天能完成全工程的几分之几?
乙1天可完成全工程的几分之几?
这批零件共多少个?
答:这批零件共360个.
例10 一项工程,甲单独做要12小时完成,乙单独做要18小时完成.若甲先做1小时,然后乙接替甲做1小时,再由甲接替乙做1小时,…,两人如此交替工作,问完成任务时,共用了多少小时?
分析 要求共用多少小时?可以设想把这些小时重新分配:甲做1小时,乙做1小时,它们相当于合作1小时,也即是每2小时,相当于合做1小时.这样先大致算一下一共进行了多少个这样的2小时,余下部分问题就好解决了. 解:①若甲、乙两人合作共需多少小时?
②甲、乙两人各单独做7小时后,还剩多少?
④共用了多少小时?
第三讲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一)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数学重点和难点之一.一方面它是在整数应用题基础上的继续和深化;另一方面,它有其本身的特点和解题规律.因此,在这类问题中,数量之间以及“量”、“率”之间的相依关系与整数应用题比较,就显得较为复杂,这就给正确地选择解题方法,正确解答带来一定困难.
为了学好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解法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①具备整数应用题的解题能力.解答整数应用题的基础知识,如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仍广泛用于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②在理解、掌握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前提下灵活运用.
③学会画线段示意图.线段示意图能直观地揭示“量”与“百分率”之间的对应关系,发现量与百分率之间的隐蔽条件.它可以帮助我们在复杂的条件与问题中理清思路,正确地进行分析、综合、判断和推理.
④学会多角度、多侧面思考问题的方法.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变化多端,单靠统一的思路模式有时很难找到正确解题方法.因此,在解题过程中,要善于掌握对应、假设、转化等多种解题方法,在寻找正确的解题方法同时,不断地开拓解题思路.
例1 (1)本月用水量比上月节约7%,可以联想到哪些关系?
①上月用水量与单位“1”的关系.
②本月节约用水量与上月用水量的7%的关系.
③本月用水量与上月用水量的(1-7%)的关系.
(2)蓝墨水比红墨水多20%,可以联想到哪些关系?
①红墨水与单位“1”的关系.
②蓝墨水比红墨水多出的量与红墨水的20%的关系.
③蓝墨水与红墨水的(1+ 20%)的关系.
(3)已看的页数比未看的页数多15%,可以联想哪些关系?
①未看的页数与单位“1”的关系.
②已看的与未看的页数的差与未看页数的15%的关系.
③已看的页数与未看的页数的(1+15%)的关系.
事书是多少页?
分析 每天看15页,4天看了15×4=60页.解题的关键是要找出
解:①看了多少页?
15×4=60(页).
②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
③这本书有多少页? 答:这本故事书是 150页.
分析 要想求这本书共有多少页,需要找条件里的多21页,少6页,剩下 172页所对应的百分率.也就是说,要从这三个量里找出一个能明确占全书的几分之几的量.
画线段图:
答:这本故事书共有264页.
例4 惠华百货商场运到一批春秋西服,按原(出厂)价加上运费、营 知售价是123元,求出厂价多少元?
相当于123元,
如上图可以得出解答:
答:春秋西服每套出厂价是108元.
克,收完其余部分时,又刚好装满6筐,求共收西红柿多少千克?
与百分率”的关系已经直接对应,求每筐的千克数的条件完全具备.
解:其余部分是总千克数的几分之几:
西红柿总数共装了多少筐:
每筐是多少千克:
共收西红柿多少千克:
综合算式:
答:共收西红柿384千克.
解法2:(以下列式由学生自己理解)
答:共收西红柿384千克.
水泥没运走.这批水泥共是多少吨?
分析 上图中有3个相对各自讨论范围内的单位“1”(“全部”、“余下”、“又余下”).依据逆向思路可以得出,最后剩下的15吨对应的是 下”的吨数90吨(即“余下”含义中的1个单位是90吨).这90吨恰是“全
例7 某人在公共汽车上发现一个小偷向相反方向步行,10秒钟后他 秒?
分析与解答 这是一个追及问题,因此求追上所花时间必须求出相距距离及它们速度差.相距距离是因为车上之人与小偷反向走了10秒钟产生的.而速度差是易求的.
所以追上所花时间是
答:追上小偷要110秒.
例8 A有若干本书,B借走一半加一本,剩下的书,C借走一半加两本,再剩下的书,D借走一半加3本,最后A还有2本书,问A原有多少本书.
答:A原有50本书.
解法2:用倒推法解.
分析 A剩下的2本应是C借走后剩下的一半差3本,所以 C借走后还
综合算式:
答:A原有50本书.
第四讲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二)
在解题过程中,除了要利用上一讲中所说的一些技巧和方法(如画线段示意图等)之外,还要注意在解题过程中量的转化.例如,在解题过程的不同阶段,有时需把不同的量看成单位1,即要把单位1进行“转化”;有时,在解题过程中需把相等的量看成完全一样,即其中之一可“转化”为另一.通过这样的转化,往往能使解题思路清晰,计算简便.
几?
而问题“女工人数比男工人数少几分之几”是把男工人数看作单位“1”.解答这题必须转化单位“1”.
说明:“1”倍量的转换引起了“百分率”的转化,其规律是,甲数是
修路程的比是4∶3,还剩50O米没修,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分析 此题条件中既有百分率又有比,可以把比转化成百分率,按分数应用题解答.
第二天与第一天所修路程的比是4∶3.即第二天修的占4份,第一天
米相对应的百分率,进而求出全长有多少米.
=1200(米).
答:全长是1200米.
相等,求两个班各分到多少皮球?
单位“1”不一致,因此一班与二班分到的皮球之间缺乏统一的倍数关系, 率”转化,才能做此题.
二班的球数相当于一班的几分之几.总球数120就和两个班的百分率之和相对应,求出一班分到多少皮球.
二班分到的球占一班的几分之几:
二班分到多少皮球:120-72=48(个).
答:一班分到72个皮球,二班分到48个皮球.
倍题,就可求出二班分到多少球.
一班分到的占二班几分之几:
二班分到多少球:
一班分到多少球:120-48=72(个).
一班与二班分到皮球数的比:
问两班各多少人?
画出线段图:
由量、百分率的对应就不难求出甲班人数了.
乙班人数:84-40=44(人).
答:甲班有40人,乙班有44人.
例5 加工一批零件,甲乙二人合作需12天完成;现由甲先工作3天, 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分析 解答此题要用条件转化法,即把“甲工作3天,乙工作2天”,转化为“二人合作2天,再由甲独干一天”,问题便可以得到解决.
件所对应的百分率,求出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解:甲每天完成这批零件的几分之几: 乙每天完成这批零件的几分之几:
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答:这批零件共有240个.
分析 题目中除全厂外,还有两个单位“1”:一个是一车间,另一个是二车间.可以通过转化的思路,统一到一车间.找到三车间的156人相当于一车间的几分之几,从而先求出一车间的人数,由于一车间人数占全厂的25%,从而直接求出全厂的人数,这样可无需求出二车间的具体人数.
解:二车间人数是一车间的几分之几:
三车间的人数是一车间的几分之几:
一车间有多少人:
全厂共有多少人:
150÷25%=600(人).
综合算式:
答:这个服装厂全厂共有600人.
习题四
2.修路队修一条1800米的路,前5天完成了全长的25%,照这样计算,把这条水渠还要多少天?
3.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对开出,经4小时相遇,相遇后各自继续前进,又经过3小时,甲车到达B地,乙车离A地还有70千米,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4.哥哥和弟弟共有人民币10.8元,哥哥用去自己钱数的75%,弟弟用去自己钱数的80%,两人所剩的钱正好相等,哥哥原来有多少钱?
5.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作可30天完成,甲队独做24天后,甲、乙两队又合作了12天,然后甲调走,乙又做了15天才完成了全部的工程,甲队若单独做这项工程需几天完成?
6.甲、乙两台抽水机共同工作10小时,可以把整池水抽完,如果甲台 两台抽水机单独抽各需几小时?
7.二年级两个班共有学生90人,其中少先队员有71人,又知一班少 少人?
习题四解答
甲班:120-24=96(棵)
2.
解法1:1800×(1-25%)÷(1800×25%÷5)
=15(天).
解法2:1800÷(1800×25%÷5)-5=15(天).
解法3:1÷(25%÷5)-5=15(天).
解法4:5×[(1-25%)÷25%]=15(天).
4.
解法2:1-75%=25%, 1-80%=20%,
(1÷25%)∶(1÷20%)=4∶5,
10.8÷(4+5)×4=4.8(元).
二班人数:90-48=42(人).
责任编辑: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