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级会计职称《会计实务》基础班4-6章训练题
来源:优易学  2011-11-18 20:44:31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财会书店

  三、判断题。

  1.【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对于固定资产借款发生的利息支出 , 在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若符合资本化条件,应予资本化,将其计入固定资产的建造成本;在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发生的,则应作为当期费用处理。

  2.【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试生产所发生的费用计入工程成本;试生产产品对外出售取得的收入,应冲减工程成本。

  3.【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该项目的工程物资盘盈应冲减工程成本,而不是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4.【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固定资产发生的改扩建支出应在不超过固定资产预计可收回金额范围内作为资本性支出,调整增加固定资产的价值。

  5.【正确答案】 对

  6.【正确答案】 对

  【答案解析】 企业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扣除应交纳的所得税后计入“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科目,待该项固定资产处置后转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7.【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在固定资产发生可资本化的后续支出时,企业应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固定资产发生的可资本化的后续支出,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

  8.【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正常原因造成的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报废或毁损,减去残料价值和过失人或保险公司等赔款后的净损失,如果工程项目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计入继续施工的工程成本;如果工程项目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属于筹建期间的计入长期待摊费用;不属于筹建期间的,直接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非正常原因造成的,属于筹建期间的计入长期待摊费用;不属于筹建期间的,直接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

  9.【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建造的固定资产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结算的,先按估计价值转入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结算手续后再作调整。

  10.【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企业一般应当按月提取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

  11.【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应该视具体情况而定,比如固定资产清理发生的净损失,属于筹建期间的,应计入长期待摊费用科目。

  12.【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固定资产价值确定入账后,一般不得进行调整,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根据国家规定对固定资产价值重新估价、固定资产进行改、扩建等,对于入账的固定资产的价值可进行调整。

  13.【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工作量法的特点是单位工作量的折旧额相等,每年提取的折旧额相等是属于年限平均法的特点。

  14.【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在固定资产使用初期,用双备余额递减法计提的年折旧额大于直线法计提的年折旧额,在后期则小于直线法计提的年折旧额。

  15.【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按照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应该先在“待转资产价值”科目核算,期末再根据企业的盈亏情况计算交纳所得税,直接计入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其差额计入到资本公积中。

  16.【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应该作为承租人的自有的固定资产处理,并采用与自有应计提折旧资产相一致的折旧政策计提折旧。

  17.【正确答案】 对

  【答案解析】 正常报废和非常报废的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都是通过“固定资产清理”核算,最后将净损益转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或长期待摊费用科目。

  18.【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预付承包单位的工程价款应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

  四、计算题。

  1.【正确答案】 (1)判断租赁类型

  本例存在优惠购买选择权,优惠购买价100元远低于行使选择权日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80000元(100/80000=0.125%<5%),因此在2004年1月1日就可合理确定北方公司将会行使这种选择权,符合租赁准则第2条判断标准;另外,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为715116.6元(计算过程见后)大于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的90%即630000元(700000元× 90%),符合租赁准则第4条判断标准。因此这项租赁应当认定为融资租赁。

  (2)计算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确定租赁资产入账价值:

  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150000×4.767+100×0.666=715116.6元>700000(元)

  根据租赁准则规定的孰低原则,租赁资产的入账价值应为其原账面价值700000(元)

  (3)计算未确认融资费用及每期摊销数:

  未确认融资费用=900100-700000=200100(元)

  每期分摊数=200100÷6=33350(元)。

  (4)计算固定资产的年折旧额: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700000÷5=140000(元)(应租赁期届满时承租人将会取得租赁资产的所有权,承租人应按5年计提折旧,不能按3年计提折旧)。

  (5)计算2005年和2006年的或有租金。

  2005年或有租金=120000×5%=6000(元)

  2006年的或有租金=180000×5%=9000(元)

  (6)编制会计分录:

  ① 2003年11月26日支付律师费:

  借:管理费用                28000

  贷:银行存款                28000

  ② 2004年1月1日租入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700000

  未确认融资费用             200100

  贷: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900100

  ③ 2004年6月30日支付租金并摊销未确认融资费用:

  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150000

  贷:银行存款                150000

  同时:

  借:财务费用                33350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33350

  ④ 2004年12月31日计提折旧:

  借:制造费用                128333.33(140000×11/12)

  贷:累计折旧                128333.33

  ⑤ 2004年12月31日支付机器保险费和维护费:

  借:制造费用                12000

  贷:银行存款                12000

  ⑥ 2005年应付或有租金:

  借:营业费用                6000

  贷:其他应付款               6000

  ⑦ 2007年1月1日支付购买款:

  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100

  贷:银行存款                100

  同时

  借:固定资产――塑钢机           700000

  贷: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700000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责任编辑:虫虫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