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2 混凝土运输
1 各种混凝土运输工具均应按规定路线行驶。采用自卸车、搅拌车运送混凝土时场区应有环形道路或回车场地。
2 用手推车运送混凝土:
1)运输道路应平坦,斜道坡度不得超过10%;
2)脚手架跳板应顺车向铺设,固定牢固,并留有回车余地;
3)在溜槽入口处应设5cm高的挡木。
3 用机动车运送混凝土:
1)机动车司机应取得有关部门颁发的机动车驾驶证,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车辆通过人员来往频繁地区及转弯时应低速行驶,场区内正常车速不得超过15km/h。
3)在泥泞道路及冰雪路面上应低速行驶,不得急刹车;在冰雪路面上行驶时应装防滑链。
4)遵守交通规则及有关规定。
4 用吊罐运送混凝土:
1)钢丝绳、吊钩、吊扣必须符合安全要求,连接应牢固。罐内的混凝土不得装载过满。
2)吊罐转向、行走应缓慢,不得急刹车,下降时应听从指挥信号,吊罐下方严禁站人。
3)卸料时罐底离浇制面的高度不得超过1.2m;吊罐降落的工作平台应经校核。
5 用泵输送混凝土时,输送管的接头应紧密可靠,不漏浆,安全阀必须完好,固定管道的架子应牢固。输送前应试送。检修时必须卸压。
17.3.3 混凝土浇筑
1 浇灌混凝土前应先制定运输及浇灌施工措施,检查模板及脚手架的牢固情况。运输道路应畅通。
2 当混凝土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使用溜槽或串筒。串筒之间应连接牢固。串筒连接较长时,挂钩应予以加固。严禁攀登串筒疏通混凝土。
3 往混凝土中加放块石:
1)块石应吊运或传递,当下方有人作业时,不得向下抛扔;
2)块石不得集中堆放在已绑扎的钢筋上或脚手架上。
4 汽轮机基座、煤斗,以及在隧道及深井(坑)内浇筑混凝土应有通风设施,上下应有联系信号。
5 振动器的使用:
1)电动振动器的电源线应采用绝缘良好的软橡胶电缆,开关及插头应完整、绝缘良好。严禁直接将电线插入插座。
2)使用振动器的操作人员应穿胶鞋、戴绝缘手套。
3)搬移振动器或暂停作业时应将电源切断。
4)不得将振动着的振动器放在模板、脚手架或已浇注但尚未凝固的混凝土上。
5)严禁冲击或振动预应力钢筋。
17.3.4 混凝土冬季养护
1 混凝土预制构件上易存水的孔洞、凹槽等处严防积水。
2 采用暖棚法时:
1)暖棚应经设计并绑扎牢固,使用中应经常检查并备有必要的灭火器材。
2)地槽式暖棚的槽沟土壁应加固,以防冻土坍塌。
3 采用电气加热法时:
1)电气加热区应设围栏并悬挂警告牌。
2)电气加热时钢筋应不带电,不得用手触摸钢筋。分段浇灌混凝土时,与电气加热部分相接而未浇入混凝土的钢筋应予以接地。
3)在电热部分进行浇灌或进行其他作业时应切断该段电源,并在电源开关处设置明显的“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的警告标志并指定专人监护。
4)在高处或地下管道、隧道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上进行电气加热时,必须待所有人员撤离加热地段后方可通电。
5)洒水养护时应切断电源。
4 采用蒸汽加热法时:
1)蒸汽锅炉应取得使用登记证,并应制定运行规程及安全管理制度,司炉人员应经培训、考试合格并持有合格证;
2)引用高压蒸汽作为热源时,应设减温减压装置并有压力表监视蒸汽压力;
3)室外部分的蒸汽管道应保温,阀门处应挂指示牌;
4)所有阀门的开闭及汽压的调整均应由训练合格的人员操作,总阀门应由专人管理并上锁;
5)采用喷气加热法时应保持视线清晰;
6)使用蒸汽软管加热时,蒸汽压力不得高于0.049MPa;
7)只有在蒸汽温度低于40℃时工作人员方可进入蒸汽室。
5 测温:
1)测温人员应有防寒衣着,并设取暖休息室。
2)测温工作所需的照明、走道、脚手等均应根据需要设置。
3)电气加热法的电压在110V以上时,严禁带电测温。电压在110V以下时,必须采取绝缘措施,并应避免两手同时接触带电结构。
17.4 吊 装
17.4.1 预制构件在吊装前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并经验收合格。
17.4.2 构件的吊点应符合施工技术措施的规定,不得任意更改。吊索及吊环应经计算选择。
17.4.3 构件应绑扎平稳、牢固。用钢丝绳多圈绑扎时应顺序绕扎, 不得重叠、打结或扭曲。不得在构件上堆放或悬挂零星物件。零星材料和物品应用钢丝绳绑扎牢固或用吊笼吊送。构件吊起作水平运输时,其底部应高出所跨越障碍物50cm以上。
17.4.4 柱子起吊前,应在柱上设临时爬梯或工具式操作台并加安全自锁器专用安全绳(钢丝绳或锦纶绳)。
17.4.5 构件就位后,应待接头焊牢或临时支撑固定好,并经负责校正人员同意后方可脱钩。
17.4.6 缆风绳跨越公路时,距离地面的高度不得低于7m,并应设警告标志。
17.4.7 采用一钩多吊法吊装连系梁或屋面板时:
1 索具及挂钩的安全系数不得小于10;
2 设起重机械操作监护人;
3 就位时严禁站在上下两吊件之间作业,应使用长柄铁钩牵引构件就位。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sealion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