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地下排水
地下水是斜坡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斜坡土层(岩体)中埋藏有地下水,流入边坡变形区,产生了动水压力和静水压力,为减弱这种压力的作用,确保边坡稳定,可采用地下排水的方法,由于滑体内地下含水带厚薄、分布、补给条件和当地的地质条件的差异,故有截、排、疏和降低地下水位等办法。一般在获得较准确而足够的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之后。并做了详尽分析,才能提出切合实际的设计和施工,这样才能达到计划目的。
当查明补给滑动体的地下水确是以滑坡的上方或一侧补给为主时,才修建截断地下水的工程,它要求垂直地下水流向布置,随地下水的含水层数、埋藏深度和土质密实程度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构筑物,如盲沟、盲洞等。
4.2.1盲沟
盲沟按其作用的不同可分为支撑盲沟、截水盲沟及边坡渗沟。
4.2.1.1 支撑盲沟
一般深度为2米至十几米,以支撑山体滑动为其主要作用,并疏干滑坡体,效果较好,一般顺滑坡移动方向修筑,布置在地下水露头处和由于地下水作用形成坍塌之处。为了更好地汇集和排泄地下水,首先应查明地下水流向及分布,以确定盲沟的位置。支撑盲沟的平面布置形式有Y形、YYY形和III形,盲沟的间距根据土质情况而定,一般采用6~15m。支撑盲沟的上部分岔开成支沟,支沟方向与滑坡移动方向成30~45度的交角为宜,同时支沟的部分可伸展到滑坡范围以外,以达到拦截地下水的作用。如在娄湘二级公路K34+840~+880段滑坡整治就单独采用了该方法,经历了二个雨季,效果良好。
4.2.1.2 截水盲沟
当滑坡外界有比较丰富的地下水补给时,常采用截水盲沟,以便将地下水尚未流入滑体之前就拦截引走。一般布置在滑坡可能发展的范围以外约5m的稳定地段,要求与地下水流向垂直。该方法在我省滑坡整治排水中应用最广,为一种较为有效的地下排水措施
4.2.1.3 边坡渗沟
渗沟的作用是排除滑坡前缘的边坡壤中水,疏干边坡,同时对边坡的局部地段有支撑作用。其形状从平面来分有垂直的、分支的、拱形等几种。如在津市金鱼岭、皇姑山边坡整治中就成功地应用边坡渗沟排除坡面水,经过2个雨季的考验,效果良好。
除以上方法外,还有盲洞(泄水隧洞)、钻孔排水、砂井-平孔排水等方法,因诸多原因在我省应用较少,还有待研究,积累经验。
5.结语 对于滑坡尤其是大型滑坡,试图通过桩、锚索、支挡结构等纯力学的方法去阻止其变形、运动和破坏往往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通过对水等的防治措施,改变滑坡内在的物理力学性质,顺其自然,以柔克刚,实践证明,常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责任编辑:xiao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