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辅导—公路滑坡整治工程中水的作用及防治对策(三)
来源:优易学  2011-8-8 16:21:35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4.滑坡水的防治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滑坡的产生与水的关系密切,设置排水系统,消除水的危害,是整治滑坡的可靠措施。整治设计中,应明确以治水为本,支挡为辅,从“水“字上下功夫,采用疏、截、排等综合措施以引开地表水,降低地下水,提高土体强度。排水措施分为地表排水与地下排水两大类。 
  4.1地表排水  
  地表排水的目的是拦截滑坡地段以外的地表水,不使水流入滑坡区内,并尽快排除滑坡范围内的雨水,引导地表水在滑坡体外的稳定山坡处排走。 
  滑体以外的地表水,以拦截和旁引为原则;滑体以内的地表水以防渗,尽快汇集和引出为原则。因此: 
  滑体外,设置一条或多条环形截水沟,拦截旁引地表迳流,不使流入滑坡范围之内。 
  滑体内,充分利用自然沟谷,布置成树枝状排水系统;滑体内的湿地用泉水出露之处,修建渗沟及明沟等引水工程,以减少对滑坡的供水。 
  4.1.1环形截水沟  
  一般应按山坡汇水面积、降雨量(尤其是暴雨量)进行设计,经常采用20~25年最大的流量作为设计的依据。截水沟应设置在滑坡体可能发展的边界以外不小于5m处,当山坡坡面较大,地表迳流流速相应较大,应设计数条截水沟,间距以50~60m为宜,每条截水沟的断面根据沟间汇水面积设计。 
  4.1.2滑体内树枝状排水系统 
  首先应充分利用滑坡范围内的自然沟谷作为排除地表水的渠道,为此要对自然沟谷进行必要的整修、加固及铺砌工作,达到不溢流、不渗漏的目的,一般修成复式断面,沟底沟坡的铺砌厚度为20~30cm的浆砌片石。 
  排水沟的布置每隔20~30m一条,应尽量避免横砌滑坡体,主沟应该与滑坡移动方向大体一致,支沟与滑坡移动方向应斜交30~40度。 
  当自然沟谷的沟床较深,滑体中的部分地下水被切割而流出,应因势利导,尽快泄出地下水排出滑体外。在自然沟谷两侧附近地段有地下水露头,并且沟谷两侧边坡受雨水冲刷容易坍塌,应应该在沟谷两侧地下水露头处设置渗水沟(又称小盲沟),以防止沟谷两侧的坍塌并及时疏干壤中水。 
  4.1.3滑体内的泉水露头、湿地处需设置渗水沟与明沟相配合的引水工程  
  其目的是排除滑体内的上层潜水和疏干边坡,这类引水工程包括集水和排水两部分,埋入地下水为集水部分,常采用渗水沟(又称集水盲沟)形式,露出地面部分是排水明沟。集水部分要设计滤层,排水部分是不透水的浆砌明沟。 
  此外,滑坡周围的自然边坡坡面应整平夯实,减少坑洼及裂缝,防止积水下渗。认真做好坡面绿化工作(铺草皮、植树)减少地表雨水下渗,防止坡面冲刷及淤塞排水沟。 
  地表排水往往综合运用截水沟、沟谷内排水系统、引水明沟等各种方法,如在湘耒高速公路炮石岭滑坡排水设计中就综合运用了上述方法。

责任编辑:xiaoha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