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综合辅导:阳离子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技术研究(二)
来源:优易学  2011-7-22 5:55:39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2.2 骨料级配标准
  制配沥青稀浆混合料,主要材料除乳化沥青外,就是选定适宜的级配骨料。骨料可以是轧碎的天然石,以及天然砂、石灰材料等。凡适合于热拌路面的骨料,同样适宜用于稀浆封层。要求骨料坚硬耐磨、粗糙多棱角、立体状颗粒、干燥洁净,无泥土和有机杂质。通常用强度高的机轧碎石的筛漏骨料,按级配掺配一定矿粉或天然砂拌和均匀。
  对级配骨料一定要进行试验,方法参照ASTM有关规范。其中对小于5mm以下的细级配骨料必须检验砂当量,由试验确认,并规定砂当量不低于45%。
  骨料级配标准可参照JTJ032—94中表D.10,也可参照ISSA标准(见表2)。
  表2ISSA规定的稀浆封层骨料级配及材料用量
  筛号筛孔尺寸细封层一般封层粗封层特粗层
  inμmISSA第Ⅰ型ISSA第Ⅱ型ISSA第Ⅲ型ISSA第Ⅳ型
  过筛百分率
  1/2 3/8 4号 8号 16号 30号 50号 100号 200号0.500 0.375 0.187 0.0937 0.0469 0.0234 0.0117 0.0059 0.0029127000 9520 4760 2380 1190 595 297 149 74100 100 100 100 65~90 40~60 25~42 15~30 10~20100 100 85~100 65~90 45~70 30~50 18~30 10~21 5~15100 100 70~90 45~70 28~50 19~34 15~25 7~18 5~15100 85~100 60~87 40~60 28~45 19~34 14~25 8~17 4~8
  经过养护的最大厚度in mm0.125 3.21/4~5/16 6.4~83/8~7/16 9.5~11 
  干粒料 ib/ydkg/m26~10 2.2~5.410~15 5.4~8.115~25 8.1~13.6 
  沥青(占骨料重量) %10~167.5~13.56.5~12 
  注:表列资料适用于矿渣、压碎的天然石料,但不适用于重量轻的材料,如膨胀性土或页岩等。
  2.3稀浆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当确定稀浆封层类型及骨料级配后,便可设计稀浆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依据是参照有关试验(室内试验)结果,具体可参照ASTMD3910试验方法及标准,也可参照JTJ032—94有关规范。一般试验项目及性能指标如下:
  骨料的级配组成:确定骨料规格的掺配,其中还须试验砂当量;
  稠度试验:检验并确定混合料的用水量。稠度坍落值标准:89+20-30mm。
  粘结力试验:确定稀浆封层施工后,开放交通的时间。一般开放交通的时间4~12h,不得超过24h。
  湿轮磨耗试验(WTAT):检验并确定乳化沥青最低用量,保证需要的乳(或油)石比,同时也检验骨料质量及稀浆混合料耐磨强度。磨耗值标准:不大于800g/m2。
  荷载车轮试验(LWT):防止沥青乳液用量过大,即避免油石比过大。一般砂粘附量最大值不大于650g/m2(重交通量590g/m2以下)。
  WTAT试验与LWT试验相互有所制约,应取两者曲线最佳点。这是由于WTAT随着沥青用量增加,磨耗值有降低的趋势,而沥青过量又有害于路面使用性能。因此,经LWT试验便可得出稀浆混合料最理想的沥青用量。
  2.4稀浆混合料配合比参考标准
  稀浆混合料配合比参考标准见表3。
  表3
  材料配合比(%)
  机制石屑99.5~97.0
  沥青乳液用量粗级配 中级配 细级配12~14 15~17 18~20
  填料0.5~3.0
  总用水量12~20
  2.5稀浆封层路面(施工)质量的检验标准
  经过稀浆封层的路面,应检验施工后的质量。首先是外观,表面应平整、密实、坚固,无松散、轮迹,摊铺均匀,无局部过多或过少现象。纵、横向接缝平顺、紧密,外观颜色均匀一致。路面与其他构造物衔接平顺,路肩无淌流稀浆混合料。其次,应检验稀浆封层的耐用性能,一般需要经过一年使用后进行。具体检验项目及标准见表4。
  表4
  检验项目规定值或 允许偏差检验方法
  厚度±2mm每1000m2为一段。 每段在路中及路两 侧各测一处
  宽度不小于设计规定 且不大于10cm每100m用尺抽查三处
  横坡度±0.5%每100m用水准仪测量三处
  平整度不大于5mm每100m用3m尺检查一处, 每处连续量10尺, 每尺检一点
  油石比±0.5%每1000m2检查一处抽提试验
  透水系数不大于5ml/min每100m二处,用60cm变水头 渗透仪测定
  摩擦系数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四级公路52~55 47~50 ≥45用摆式仪测定摆值
  构造深度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0.6~0.8mm 0.4~0.6mm 0.2~0.4mm每100m测5处,用推砂法测定
  3结束语
  沥青稀浆封层技术的应用,在国外尤其发达国家,已有30~40年的历史,并在不断地发展和提高。比如,常规的沥青稀浆封层存在成型较慢,开放交通时间较长,尤其当稀浆厚度增加时,还有封层后使用期间的摩擦系数明显降低等问题(当然与骨料也直接相关)。近年来,如日本已经应用改性(如橡胶)沥青稀浆封层,明显改善了上述问题,而且大量用于高等级路面。在我国,推广应用沥青稀浆封层技术也有十几年了,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引进稀浆封层的硬件与软件已为数不少。再加上我们自己相继研制开发了适应国情的多种稀浆封层专用机械及新材料,可以说,施工工艺、规程等日趋完善和成熟。问题的关键在于大胆实践、开发应用技术、提高施工技术、同时善于总结,以形成一个中国特色的沥青稀浆封层技术。从而为我国公路养护发挥其独特功能,沥青稀浆封层技术的应用前景将十分广阔。

责任编辑:xiaoha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